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3 相关概念 | 第17页 |
1.3.4 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米脂古城概况 | 第19-27页 |
2.1 米脂古城概况 | 第19-27页 |
2.1.1 历史渊源 | 第19-21页 |
2.1.2 米脂古城的地域特色 | 第21-27页 |
第三章 米脂古城老街现状 | 第27-41页 |
3.1 环境现状 | 第28页 |
3.2 古城老街建筑分类 | 第28-29页 |
3.3 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29-37页 |
3.3.1 宅第民居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30-31页 |
3.3.2 坛庙祠堂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31-32页 |
3.3.3 店铺作坊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32-33页 |
3.3.4 牌坊影壁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33-34页 |
3.3.5 名人故(旧)居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34-36页 |
3.3.6 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36-37页 |
3.3.7 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37页 |
3.4 居民构成类型与生产生活方式 | 第37-39页 |
3.4.1 居民构成类型 | 第37-38页 |
3.4.2 居民生产生活方式 | 第38-39页 |
3.5 古城老街商业概况 | 第39页 |
3.6 街巷空间现状 | 第39-40页 |
3.6.1 街巷道路现状 | 第39-40页 |
3.6.2 街巷尺度 | 第40页 |
3.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影响米脂古城老街活化的主要问题 | 第41-45页 |
4.1 物质层面——建筑老化与居住环境差 | 第41页 |
4.2 空间层面——外部公共空间少与沿街铺面内部空间闲置 | 第41-42页 |
4.3 主体层面——活化主体的参与性不高与大量人力资源闲置 | 第42页 |
4.4 经济层面——商业形态单一 | 第42-43页 |
4.5 文化层面—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名人故居的内涵挖掘有待深入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米脂古城老街活化对策 | 第45-50页 |
5.1 活化的原则 | 第45页 |
5.1.1 完整性原则 | 第45页 |
5.1.2 真实性原则 | 第45页 |
5.1.3 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45页 |
5.2 建筑遗产活化的方法 | 第45-46页 |
5.2.1 延续原有功能 | 第46页 |
5.2.2 恢复原初功能 | 第46页 |
5.2.3 功能置换 | 第46页 |
5.3 活化的策略 | 第46-50页 |
5.3.1 物质层面——建筑本体保护与环境整治 | 第46-47页 |
5.3.2 文化层面——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人故(旧)居的内涵 | 第47页 |
5.3.3 经济层面——业态规划 | 第47-49页 |
5.3.4 主体层面——主体能动性激活 | 第49页 |
5.3.5 空间层面——创造新的公共空间节点 | 第49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