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言 | 第9-14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价值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五、本文结构框架 | 第12-13页 |
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雪莱特公司诉李正辉滥用诉权案介绍 | 第14-18页 |
第一节 基本案情 | 第14页 |
第二节 案件争议焦点 | 第14-16页 |
一、当事人的主张 | 第14-15页 |
二、法院的裁判观点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本案引出的法律问题 | 第16-18页 |
一、股东诉权的性质界定 | 第16页 |
二、股东滥用诉权行为之构成标准界定 | 第16页 |
三、股东滥用诉权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赔偿责任认定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股东滥用公司决议撤销诉权概述 | 第18-26页 |
第一节 股东诉权的性质 | 第18-20页 |
一、股东权利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二、股东诉权为救济性的股东权利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股东滥用诉权的概念及认定 | 第20-23页 |
一、股东滥用诉权的概念 | 第20页 |
二、股东滥用诉权之法律构成认定 | 第20-23页 |
第三节 股东滥用诉权之责任 | 第23-26页 |
一、股东滥用诉权对公司的责任 | 第23-24页 |
二、股东滥用诉权对其他股东的责任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公司决议撤销诉讼之滥用成因及现有对策 | 第26-37页 |
第一节 德国公司决议撤销诉讼之滥用现象与成因 | 第26-28页 |
一、滥用现象 | 第26-27页 |
二、成因分析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我国公司决议撤销诉讼滥用之成因 | 第28-30页 |
一、起诉门槛低 | 第28-29页 |
二、存在诉讼阻碍决议执行的可能性 | 第29页 |
三、诉讼和解缺乏法律约束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我国公司决议撤销诉讼滥用的规制路径 | 第30-37页 |
一、时效规则 | 第30页 |
二、原告持股时间限制 | 第30-31页 |
三、诉讼担保制度 | 第31-34页 |
四、裁量驳回制度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公司决议撤销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 | 第37-43页 |
第一节 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指导商行为的反思 | 第37-38页 |
一、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质疑 | 第37-38页 |
二、商行为理论的适用 | 第38页 |
第二节 原告范围及起诉条件的限制 | 第38-40页 |
一、明确原告范围 | 第38-40页 |
二、限制原告起诉条件 | 第40页 |
第三节 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建立 | 第40-42页 |
一、行为保全的适用条件 | 第41页 |
二、保全错误的赔偿责任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诉讼和解制度的构建 | 第42-43页 |
一、和解金的限制 | 第42-43页 |
二、法院的司法审查 | 第43页 |
结语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后记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