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--模拟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在开发中的应用论文

基于分子模拟的页岩纳米孔隙吸附规律及二氧化碳驱替效果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前言第10-35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5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页岩吸附机理研究现状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二氧化碳/甲烷竞争吸附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纳米孔隙微观流动机理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常见分子模拟方法简介第22-2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28-30页
    1.4 完成工作量第30-32页
    1.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32-35页
第2章 页岩吸附分子模拟模型建立第35-46页
    2.1 平板型纳米孔隙模型构建第35-38页
    2.2 模拟参数确定第38-39页
    2.3 纳米孔隙模型孔隙宽度确定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粘土矿物主频孔隙大小确定第44-46页
第3章 页岩纳米孔隙甲烷单组份吸附规律第46-79页
    3.1 纳米孔隙内甲烷分布特征第46-49页
    3.2 模拟结果准确性评价第49-56页
    3.3 甲烷绝对吸附量计算第56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吸附相范围确定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绝对吸附量计算参数优选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绝对吸附量计算方法对比第63-74页
    3.4 甲烷单组份吸附影响因素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吸附剂类型及孔径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温度及压力条件第77-79页
第4章 二氧化碳/甲烷竞争吸附特征第79-97页
    4.1 密度分布曲线特征第79-81页
    4.2 竞争吸附影响因素第81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温度压力对竞争吸附的影响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体相密度摩尔比对竞争吸附的影响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粘土矿物类型对竞争吸附的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纳米孔隙大小对竞争吸附的影响第85-87页
    4.3 竞争吸附中的吸附量计算第87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吸附相划分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绝对吸附量计算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竞争吸附吸附量影响因素第91-97页
第5章 纳米孔隙表观渗透率第97-131页
    5.1 纳米孔隙内流动类型划分方法第9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单组份吸附中甲烷流动流动类型划分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竞争吸附中甲烷流动流动类型划分第104-110页
    5.2 基于孔径分布的流动规律分析第110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流动模型分析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流量计算理论推导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粘土矿物表观渗透率模型第116-131页
第6章 二氧化碳驱替甲烷特征研究第131-153页
    6.1 注二氧化碳纳米孔隙内甲烷赋存量变化规律第131-132页
    6.2 注二氧化碳地层压力恢复上限第132-135页
    6.3 页岩气储层注二氧化碳置换甲烷效率第135-141页
    6.4 基于分子模拟的页岩储层采收率评价第141-15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自然压降生产采收率评估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评估第145-153页
结论第153-155页
致谢第155-156页
参考文献第156-16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68页

论文共1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五5亚段白云岩成因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
下一篇:深孔X荧光测井仪数字化信号采集与软件实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