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建筑施工论文--施工机械与设备论文--路面施工机械论文

沥青搅拌设备沥青烟排放机理及控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沥青搅拌设备对环境的危害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沥青烟产生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5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16-17页
第二章 沥青及沥青烟产生机理第17-24页
    2.1 石油沥青组成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沥青混合料组成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沥青烟的产生机理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沥青烟在沥青罐内的产生机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沥青烟在搅拌缸的产生机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沥青烟在卸料口处的产生机理第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沥青烟排放量的理论计算第24-39页
    3.1 沥青烟成分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3.2 沥青烟的产生模型第26-29页
    3.3 沥青热解动力学模型第29-32页
    3.4 动力学参数E、A、K的求解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3.5 沥青烟产生量的理论计算第35-36页
    3.6 影响沥青烟产生量的因素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加热温度对沥青烟产生量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加热时间对沥青烟产生量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沥青质量对沥青烟产生量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沥青烟产生量的试验研究第39-51页
    4.1 沥青烟的产生试验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条件与工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探索和理论依据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设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试验准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试验内容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2-46页
    4.2 排放因子的确定第46-48页
    4.3 沥青烟气产生量的计算第48-5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沥青烟处理方法和控制措施研究第51-63页
    5.1 燃烧法第51-52页
    5.2 静电捕集法第52-53页
    5.3 吸附净化法第53-54页
    5.4 低温等离子体第54-56页
    5.5 吸收法第56-57页
    5.6 光催化氧化法第57-58页
    5.7 冷凝法第58-59页
    5.8 沥青烟处理装置在工程中的应用第59-62页
    5.9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结论与展望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群与环境特征约束的无避让机械式立体车库造型设计
下一篇: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定仪器仿真分析与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