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4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5-16页 |
前言 | 第16-19页 |
第一章 胃肠道毒性中药的研究进展 | 第19-32页 |
一、胃肠道毒性的产生机理 | 第19-23页 |
二、常见具有胃肠道毒性的中药 | 第23-25页 |
三、降低中药胃肠道毒性的方法 | 第25-27页 |
四、讨论 | 第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32页 |
第二章 甘遂胃肠道毒性部位的体外筛选确定 | 第32-40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32-34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8页 |
4 讨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甘遂胃肠道毒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40-59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40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40-42页 |
3 甘遂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| 第42-57页 |
4 讨论 | 第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甘遂胃肠道毒性部位化学成分的肠上皮细胞毒性评价 | 第59-62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59-60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60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1页 |
4 讨论 | 第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醋炙降低甘遂乙酸乙酯部位致小鼠胃肠道毒性机制研究 | 第62-70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62-63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63-65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5-68页 |
4 讨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0页 |
第六章 甘遂毒性二萜类成分EK-02对IEC-6细胞的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| 第70-91页 |
第一节 EK-02对IEC-6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| 第70-74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70-71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71-72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3页 |
4 讨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页 |
第二节 EK-02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株IEC-6的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效应的研究 | 第74-80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75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75-76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6-79页 |
4 讨论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页 |
第三节 EK-02诱导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株IEC-6的线粒体路径凋亡机制的研究 | 第80-91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81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81-84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4-89页 |
4 讨论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1页 |
第七章 EK-02水解产物研究 | 第91-101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91-92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92-94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94-100页 |
4 讨论 | 第100-101页 |
附图 | 第101-107页 |
结语 | 第107-11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0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