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10页 |
| 1. 引言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10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 | 第10页 |
| ·论文框架结构 | 第10-11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| 2.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| 第12-24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定义 | 第12页 |
| ·WTO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及有关规定 | 第12-13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目标 | 第13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3-16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和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原因 | 第14-16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| 第16-18页 |
| ·合法性 | 第16页 |
| ·隐蔽性 | 第16页 |
| ·广泛性 | 第16-17页 |
| ·歧视性 | 第17页 |
| ·复杂性 | 第17页 |
| ·连锁性 | 第17页 |
| ·争议性 | 第17-18页 |
| ·动态性 | 第18页 |
| ·灵活性 | 第18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| 第18-24页 |
| ·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 | 第18-19页 |
| ·包装和标签要求 | 第19页 |
| ·产品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程序 | 第19-20页 |
| ·商品检验和检疫制度 | 第20-21页 |
| ·环境壁垒(也称绿色贸易壁垒) | 第21-22页 |
| ·信息技术壁垒 | 第22-23页 |
| ·技术专利壁垒 | 第23-24页 |
| 3. 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| 第24-30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| 第24-25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情况 | 第25-30页 |
| ·技术法规 | 第25-26页 |
| ·技术标准 | 第26-27页 |
| ·合格评定程序 | 第27-28页 |
| ·标签与包装规定 | 第28-29页 |
| ·卫生检疫措施 | 第29-30页 |
| 4.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欧盟大幅增加的分析 | 第30-44页 |
| ·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欧盟增加的原因 | 第31-38页 |
| ·发挥了信号传递功能,提高了欧盟市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 | 第31-32页 |
| ·发挥了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| 第32页 |
| ·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| 第32-33页 |
| ·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安全意识的提高 | 第33-34页 |
| ·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了环保意识 | 第34页 |
| ·加强和改善了企业管理,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 | 第34-35页 |
| ·掌握TBT协议的要求,熟悉有关规则和标准 | 第35-36页 |
| ·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,增进理解,打破“壁垒” | 第36-37页 |
| ·加强了政府、企业、行业间的沟通 | 第37页 |
| ·建立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预警机制 | 第37-38页 |
| ·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所面临的挑战 | 第38-41页 |
| ·WEEE和ROHS指令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| ·人民币升值会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势头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| 第40页 |
| ·能源、原材料供应紧张将加大企业成本 | 第40页 |
| ·缺乏自主出口品牌与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大国地位不符 | 第40-41页 |
| ·为持续增加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需要改进的方面 | 第41-44页 |
| ·应建立宏观层面的管理系统,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 | 第41-42页 |
| ·继续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| 第42-44页 |
| 结论 | 第44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后记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