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载波相移调制技术的H桥级联APF的研究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1 绪论 | 第15-24页 |
1.1 谐波 | 第15-17页 |
1.1.1 谐波的定义 | 第15页 |
1.1.2 谐波的产生 | 第15-16页 |
1.1.3 谐波的危害 | 第16页 |
1.1.4 谐波的抑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2 有源电力滤波器 | 第17-19页 |
1.2.1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| 第17页 |
1.2.2 基本原理 | 第17-18页 |
1.2.3 主要拓扑结构 | 第18-19页 |
1.3 多电平变流器 | 第19-22页 |
1.3.1 发展背景及历程 | 第19-20页 |
1.3.2 基本原理及优点 | 第20-21页 |
1.3.3 主要拓扑结构 | 第21-22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2 载波相移调制技术 | 第24-34页 |
2.1 H桥级联APF工作模式 | 第24-27页 |
2.1.1 单个H桥模块工作模式 | 第24-25页 |
2.1.2 三级H桥级联工作模式 | 第25-27页 |
2.2 多电平变流器脉宽调制技术概述 | 第27-28页 |
2.3 载波相移调制技术基本原理 | 第28-30页 |
2.4 载波相移调制技术数学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4.1 CPS-SPWM数学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4.2 倍频式CPS-SPWM数学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3 谐波电流检测技术 | 第34-42页 |
3.1 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综述 | 第34-35页 |
3.2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简介 | 第35-37页 |
3.3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谐波电流检测法 | 第37-40页 |
3.3.1 p-q检测法 | 第37-38页 |
3.3.2 i_p-i_q检测法 | 第38-40页 |
3.4 低通滤波器设计准则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H桥级联APF的控制策略 | 第42-58页 |
4.1 数学建模 | 第42-43页 |
4.2 主电路参数设计 | 第43-46页 |
4.2.1 直流侧电容设计 | 第43-44页 |
4.2.2 并网电感设计 | 第44-46页 |
4.3 补偿电流控制策略综述 | 第46-47页 |
4.4 补偿电流控制策略 | 第47-49页 |
4.5 直流侧与交流侧能量关系 | 第49-50页 |
4.6 直流侧电压不平衡原理 | 第50-52页 |
4.7 电压控制策略综述 | 第52-53页 |
4.8 双层电压控制策略 | 第53-57页 |
4.8.1 上层稳压控制策略 | 第53-54页 |
4.8.2 下层均压控制策略 | 第54-57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仿真实验 | 第58-69页 |
5.1 系统仿真参数设定 | 第58页 |
5.2 各仿真模块介绍及实验 | 第58-66页 |
5.3 系统仿真实验 | 第66-68页 |
5.3.1 稳态性能验证 | 第66-67页 |
5.3.2 动态性能验证 | 第67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总结 | 第69-70页 |
6.2 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