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证据推理的空冷机组能效评价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火电机组能效分析与评价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火电机组能效分析与评价方法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3 火电机组能效分析与评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4 论文内容安排及创新点 | 第16-19页 |
1.4.1 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6-18页 |
1.4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机组能效分析及评价研究 | 第20-36页 |
2.1 能效分析研究 | 第20-25页 |
2.1.1 单耗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1.2 附加单耗求解过程 | 第22-25页 |
2.2 能效分析实例 | 第25-33页 |
2.2.1 设计参数下的附加单耗 | 第27-29页 |
2.2.2 实际运行工况机组各设备附加单耗 | 第29-30页 |
2.2.3 结果分析 | 第30-33页 |
2.3 能效评价研究 | 第33-35页 |
2.3.1 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3-34页 |
2.3.2 能效评价指标的获取方法 | 第34-3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空冷凝汽器能效分析 | 第36-47页 |
3.1 基于高斯混合空冷凝汽器能效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1.1 混合高斯理论 | 第36-37页 |
3.1.2 高斯混合建模原理 | 第37-38页 |
3.1.3 空冷凝汽器能效分析过程 | 第38-40页 |
3.2 空冷凝汽器能效分析实例 | 第40-42页 |
3.3 空冷凝汽器变工况验证 | 第42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空冷机组能效评价 | 第47-58页 |
4.1 证据理论和证据推理综合评价模型 | 第47-50页 |
4.1.1 证据理论 | 第47页 |
4.1.2 证据推理评价模型 | 第47-50页 |
4.2 基于证据推理的能效评价 | 第50-56页 |
4.2.1 确定能效评价体系 | 第50-51页 |
4.2.2 确定基准值 | 第51-52页 |
4.2.3 确定指标的权重 | 第52-53页 |
4.2.4 指标的模糊化 | 第53-56页 |
4.2.5 证据推理评价结果 | 第5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5章 能效评价实例分析 | 第58-78页 |
5.1 能效评价过程 | 第58-65页 |
5.1.1 确定实际运行工况下底层指标实时值 | 第58-60页 |
5.1.2 确定指标的权重 | 第60页 |
5.1.3 指标的模糊化 | 第60-63页 |
5.1.4 证据推理评价结果 | 第63-65页 |
5.2 实际运行工况能效评价比较 | 第65-77页 |
5.2.1 确定底层指标实时值 | 第65-68页 |
5.2.2 证据推理评价结果 | 第68-75页 |
5.2.3 评价结果比较 | 第75-77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6章 能效分析及评价系统开发及验证 | 第78-87页 |
6.1 能效分析及评价系统概述 | 第78页 |
6.2 能效评价实施 | 第78-86页 |
6.3 能效分析及评价系统功能实现 | 第86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7.1 结论 | 第87-88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附表 | 第93-98页 |
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