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江淮地区MCS和MCV与暴雨关系的统计特征及个例模拟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中尺度对流系统(MCS)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
1.3 中尺度对流涡旋(MCV)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、资料及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所用资料 | 第15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夏季江淮地区MCS的统计分析 | 第17-32页 |
2.1 MCS的定义和个例分析 | 第17-24页 |
2.1.1 MCS的定义标准 | 第17-19页 |
2.1.2 不同类型MCS的云团演变特征 | 第19-24页 |
2.2 MCS时间分布特征 | 第24-28页 |
2.2.1 MCS月变化特征 | 第24-26页 |
2.2.2 MCS日变化特征 | 第26-28页 |
2.3 MCS空间分布和移动特征 | 第28-31页 |
2.3.1 MCS地理分布特征 | 第28-29页 |
2.3.2 MCS移动特征 | 第29-31页 |
2.4 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MCS和MCV与暴雨关系的统计分析 | 第32-43页 |
3.1 暴雨日的定义 | 第32-33页 |
3.2 暴雨日MCS时空分布特征 | 第33-36页 |
3.3 MCS衍生MCV的统计与分类 | 第36-38页 |
3.4 不同类型MCV形成的环境场合成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5 不同类型MCS和MCV与暴雨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3.6 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不同类型MCV的个例选取及WRF数值模拟 | 第43-61页 |
4.1 MCS云团演变特征 | 第43-47页 |
4.2 背景场对比分析 | 第47-52页 |
4.2.1 天气形势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2.2 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3 WRF模式方案设计及模拟效果检验 | 第52-60页 |
4.3.1 WRF中尺度模式介绍 | 第52-54页 |
4.3.2 两次MCV个例的模拟方案设计 | 第54-56页 |
4.3.3 模拟MCV涡旋与实况对比 | 第56-58页 |
4.3.4 模拟降水强度和范围与实况对比 | 第58-60页 |
4.4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两种不同类型MCV个例的结构特征分析 | 第61-79页 |
5.1 MCV的发展过程 | 第61-63页 |
5.2 MCV涡度收支分析 | 第63-70页 |
5.3 MCV形势场分析 | 第70-72页 |
5.4 MCV的结构特征 | 第72-77页 |
5.5 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9-80页 |
6.2 存在问题与展望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硕士期间研究工作情况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