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1 引言 | 第7-8页 |
2 性侵犯未成年人概述 | 第8-18页 |
2.1 概念 | 第8-11页 |
2.1.1 未成年人概念 | 第8页 |
2.1.2 未成年人性权利辨析 | 第8-10页 |
2.1.3 性侵犯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| 第10-11页 |
2.2 性侵犯未成年人的现状 | 第11-15页 |
2.2.1 国外现状 | 第11-12页 |
2.2.2 国内现状 | 第12-15页 |
2.3 性侵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原因 | 第15-18页 |
2.3.1 性侵犯留守儿童的状况和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3.2 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性侵犯的特殊原因 | 第16-18页 |
3 我国对性侵犯未成年人的刑事立法 | 第18-31页 |
3.1 有关立法的历史沿革 | 第18-19页 |
3.2 涉及性侵犯未成年人刑法罪名分析 | 第19-22页 |
3.2.1 强奸罪 | 第19-20页 |
3.2.2 嫖宿幼女罪 | 第20-21页 |
3.2.3 强制猥亵妇女罪和猥亵儿童罪 | 第21-22页 |
3.3 对《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》的评析 | 第22-24页 |
3.3.1 确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| 第22-23页 |
3.3.2 从实体法上提供了确切的保护依据 | 第23-24页 |
3.4 我国刑事程序法的规定 | 第24-26页 |
3.4.1 提供司法程序制度保障 | 第24-25页 |
3.4.2 完善被害人的参与权和意见陈述权 | 第25页 |
3.4.3 保障隐私权的实现 | 第25-26页 |
3.4.4 规定司法救济制度 | 第26页 |
3.5 我国刑事法律对性侵犯未成年人犯罪规制的不足 | 第26-31页 |
3.5.1 对奸淫14周岁以下幼女是否需要以“明知”为前提的争议 | 第26-27页 |
3.5.2 嫖宿幼女罪存废之争议 | 第27-28页 |
3.5.3 缺乏对未成年男性性权利的平等保护 | 第28-29页 |
3.5.4 司法程序保障还有欠缺 | 第29-31页 |
4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性权利的保护 | 第31-39页 |
4.1 域外刑事立法借鉴 | 第31-33页 |
4.1.1 美国 | 第31页 |
4.1.2 意大利 | 第31-32页 |
4.1.3 日本 | 第32页 |
4.1.4 韩国 | 第32-33页 |
4.2 确立保护未成人性权利的法益观念 | 第33页 |
4.3 完善刑事立法,加大惩罚力度 | 第33-36页 |
4.3.1 采取合理推定的方式认定行为人对幼女年龄的明知 | 第33-34页 |
4.3.2 明确男童受到性侵犯的立法保护 | 第34-35页 |
4.3.3 通过刑法解释的方法完善嫖宿幼女罪的适用 | 第35-36页 |
4.4 完善刑事司法,注重权利保护 | 第36-37页 |
4.4.1 细化诉讼程序中的规定 | 第36页 |
4.4.2 完善对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救助 | 第36页 |
4.4.3 强化对被告人的预防再犯措施 | 第36-37页 |
4.5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联合动员保护 | 第37-39页 |
4.5.1 完善家庭教育 | 第37页 |
4.5.2 完善学校教育 | 第37页 |
4.5.3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 | 第37-38页 |
4.5.4 建立社会救助制度 | 第38-39页 |
5 结语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附录 | 第43页 |
A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