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Fe3O4分级结构的液相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25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与基本工作原理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与应用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1-12页
    1.3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2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正极材料的研究状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负极材料的研究状况第13-20页
    1.4 Fe_3O_4纳米负极材料第20-23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3-25页
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案第25-29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5页
    2.2 试验仪器第25页
    2.3 Fe_3O_4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Fe_3O_4分级纳米片组装空心材料的合成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Ti掺杂Fe_3O_4分级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极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2.4 样品表征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X射线衍射测试(XRD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(SEM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X光电子能谱仪(XPS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热重分析(TG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比表面积测试(BET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循环性能、倍率性能测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循环伏安测试与交流阻抗谱测试第28-29页
第3章 分级空心结构Fe_3O_4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9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9页
    3.2 Fe_3O_4分级空心结构前驱体制备工艺及表征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选定参数下制备的前驱体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NaHCO3的添加量对Fe_3O_4分级空心前驱体制备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乙二醇的添加量对Fe_3O_4空心纳米花前驱体制备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热注入工艺参数对Fe_3O_4空心纳米花前驱体制备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选定参数制备得前驱体的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3.3 煅烧工艺探索与最优工艺参数所得Fe_3O_4空心纳米花的表征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煅烧工艺参数对Fe_3O_4空心纳米花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选定参数制备得Fe_3O_4的表征第37-39页
    3.4 分级结构空心Fe_3O_4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恒流充放电曲线的表征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材料的倍率性能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交流阻抗图谱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4章Ti掺杂Fe_3O_4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8-6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页
    4.2 Ti掺杂Fe_3O_4材料的前驱体制备工艺及表征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选定参数的前驱体制备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Ti的添加量对Ti掺杂Fe_3O_4材料的前驱体制备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NaHCO_3的添加量对Ti掺杂Fe_3O_4材料的前驱体制备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反应温度对Ti掺杂Fe_3O_4材料的前驱体制备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4.3 煅烧工艺参数对Ti掺杂Fe_3O_4材料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4.4 选定参数制备Ti掺杂Fe_3O_4材料的表征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Ti掺杂Fe_3O_4材料的物相表征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Ti掺杂Fe_3O_4材料的能谱与XPS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Ti掺杂Fe_3O_4材料的TEM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Ti掺杂Fe_3O_4材料的比表面积第57-58页
    4.5 Ti掺杂Fe_3O_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8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恒流充放电表征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倍率性能表征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交流阻抗图谱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结论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数值风洞的风机风振效应研究
下一篇:Pb0.925Ba0.075Nb2O6高温压电陶瓷的结构和电学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