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| 绪论 | 第6-8页 |
| 1. 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| 第6-7页 |
| 2.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7页 |
| 3.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| 第1章 自画像简述及丢勒早期的自画像 | 第8-16页 |
| 1.1 自画像的初始状态 | 第8-12页 |
| 1.2 丢勒的早期自画像 | 第12-16页 |
| 1.2.1 卢浮宫自画像 | 第12-14页 |
| 1.2.2 普拉多自画像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丢勒正面自画像 | 第16-23页 |
| 2.1 正面自画像的表象研究 | 第16-18页 |
| 2.2 自我审视与救赎 | 第18-23页 |
| 2.2.1 画家与自己和模特三者合一的指向 | 第18-20页 |
| 2.2.2 大卫之星式构图 | 第20-21页 |
| 2.2.3 创作者注释 | 第21-23页 |
| 第3章 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的美学成因 | 第23-27页 |
| 3.1 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形成客观原因 | 第23-24页 |
| 3.1.1 民族痕迹 | 第23-24页 |
| 3.1.2 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对丢勒自画像的影响 | 第24页 |
| 3.2 丢勒自画像艺术语言形成主观原因 | 第24-27页 |
| 3.2.1 丢勒及德国人所特有绘画民族性 | 第24-25页 |
| 3.2.2 丢勒本人独有艺术追求在这幅自画像中的显现 | 第25-27页 |
| 第4章 结论 | 第27-2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9-31页 |
| 致谢 | 第31-32页 |
|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