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空间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谐波问题 | 第12-14页 |
1.1.1 谐波的产生 | 第12页 |
1.1.2 谐波的危害 | 第12-13页 |
1.1.3 谐波标准 | 第13-14页 |
1.2 谐波抑制 | 第14-15页 |
1.2.1 主动谐波抑制策略 | 第14页 |
1.2.2 被动谐波抑制策略 | 第14-15页 |
1.3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与趋势 | 第15-18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概述 | 第20-38页 |
2.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与分类 | 第20-26页 |
2.1.1 按直流侧储能元件分 | 第20-21页 |
2.1.2 按负载连接方式分 | 第21-23页 |
2.1.3 按使用方式分 | 第23-24页 |
2.1.4 按逆变侧滤波类型分 | 第24-26页 |
2.2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| 第26-27页 |
2.3 基于LCL滤波的APF数学模型 | 第27-31页 |
2.3.1 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| 第27-29页 |
2.3.2 αβ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| 第29-30页 |
2.3.3 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4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技术 | 第31-37页 |
2.4.1 谐波电流检测技术 | 第32-34页 |
2.4.2 电流跟踪控制策略 | 第34-3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检测 | 第38-46页 |
3.1 基于傅里叶分析的检测法 | 第38-41页 |
3.1.1 DFT谐波检测法 | 第38-39页 |
3.1.2 滑窗迭代DFT检测法 | 第39-41页 |
3.2 同步坐标变换谐波检测法 | 第41-45页 |
3.2.1 传统的SRF检测法 | 第41-43页 |
3.2.2 广义的SRF检测法 | 第43-4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逆变控制策略 | 第46-67页 |
4.1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 | 第46-52页 |
4.1.1 基本电压空间矢量 | 第46-48页 |
4.1.2 SVPWM理论 | 第48-49页 |
4.1.3 SVPWM的实现过程 | 第49-52页 |
4.2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| 第52-60页 |
4.2.1 传统FCS-MPC原理 | 第53页 |
4.2.2 传统FCS-MPC实现过程 | 第53-57页 |
4.2.3 改进的FCS-MPC方法 | 第57-60页 |
4.3 基于空间矢量的FCS-MPC电流控制 | 第60-64页 |
4.3.1 基于空间矢量的FCS-MPC原理 | 第60-62页 |
4.3.2 基于空间矢量的FCS-MPC实现过程 | 第62-64页 |
4.4 电压外环稳定控制策略 | 第64-6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仿真 | 第67-77页 |
5.1 仿真平台搭建及参数选择 | 第67-71页 |
5.2 平衡负载时的稳态和暂态分析 | 第71-73页 |
5.3 非平衡负载时的稳态和暂态分析 | 第73-7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| 第77-88页 |
6.1 主电路设计 | 第77-80页 |
6.1.1 直流侧电压的设计 | 第77-78页 |
6.1.2 直流侧电容的设计 | 第78页 |
6.1.3 LCL滤波器的设计 | 第78-79页 |
6.1.4 IPM模块的设计 | 第79-80页 |
6.2 控制电路的设计 | 第80-82页 |
6.2.1 电压采样调理电路 | 第81页 |
6.2.2 电流采样调理电路 | 第81页 |
6.2.3 过零检测电路 | 第81-82页 |
6.3 控制软件的设计 | 第82-84页 |
6.3.1 主程序设计 | 第82-83页 |
6.3.2 中断程序设计 | 第83-84页 |
6.4 实验验证 | 第84-86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结论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附件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