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超表达AtNCED3基因对水稻叶片角质层蜡质的影响

摘要第7-8页
前言第8-9页
1 角质层蜡质概述第9-26页
    1.1 角质层结构第9-11页
    1.2 角质层化学组成与合成第1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角质层蜡质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份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角质层蜡质的形成与运输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角质层蜡质的功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蜡质生物合成调节机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角质层角质的成分和结构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角质层角质的合成与运输第20-22页
    1.3 植物角质层的生物学功能第22-23页
    1.4 环境因素对植物角质层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1.5 水稻角质层合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4-25页
    1.6 本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和意义第25-26页
2 材料和方法第26-31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植物材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耗材试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仪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溶液的配置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2.2 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种子的萌发与播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稻叶片离体失水率的测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水稻离体叶片叶绿素外渗率的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外源ABA处理水稻第30-31页
3 试验结果第31-38页
    3.1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3.2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离体失水率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3.4 叶绿素外渗率的测定第34-35页
    3.5 不同ABA水平水稻植株的叶片蜡质含量的比较第35-37页
    3.6 外施ABA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7-38页
4 讨论与结论第38-42页
    4.1 内源ABA和外源ABA对水稻的不同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4.2 不同内源ABA水平的水稻叶片的透水性的比较第39-40页
    4.3 不同内源ABA水平对水稻叶片角质层蜡质的合成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4.4 结论第40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5页
英文摘要第45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旱地小麦氮磷肥施用时间与不同土层水肥利用研究
下一篇:玫烟色棒束孢IF-1106杀虫谱测定及与球孢白僵菌的致病力对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