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体育论文--体育理论论文--体育教育论文--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论文

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6页
目录第6-10页
1 研究背景第10-13页
   ·社会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学校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学分制的实施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体育教学资源不足第12页
     ·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必然选择第12-13页
2 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·当前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持续发展的需要第13页
   ·江西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自身发展的需要第13页
   ·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第13-14页
   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,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需要第14-15页
3 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研究综述第15-25页
   ·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概念界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学生社团第15页
     ·体育社团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第16页
   ·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功能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娱乐功能第17页
     ·教育功能第17页
     ·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功能第18页
   ·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分类第18页
   ·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·规范性与灵活性并存第19页
     ·开放性、实践性更强第19页
     ·充分的自主性和自愿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社团规模大,群众基础广泛第20页
   ·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研究第20-25页
     ·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第20页
     ·学校思德教育的新载体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促进学生社会化第22-24页
     ·体育社团为高校运动队提供了人才第24-25页
4 研究对象和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2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文献资料法第25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访谈法第26页
     ·数理统计法第26页
     ·逻辑分析法第26-27页
5 江西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调查现状与分析第27-45页
   ·学校对学生体育社团重视情况第27页
   ·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规模、活动项目建设情况第27-28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成员基本信息情况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成员的来源结构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成员的性别结构第29-30页
   ·大学生参加学生体育社团的动因和参加体育社团后的收获第30-31页
   ·大学生未参加学生体育社团的原因第31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干部产生的形式第31-32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老师情况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指导教师的聘任形式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量情况第33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老师的激励情况第33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成员对指导老师满意情况第33-34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情况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时间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活动频度和方式第35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计划和执行情况第35-36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物质情况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场地和器材第36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办公场所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经费情况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经费的来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经费的开支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经费的管理第39-40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规章制度建设情况第40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信息化建设情况第40页
   ·参加学生体育社团计入学分情况和学生对此态度第40-41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决策方式第41-42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对外交流情况第42-43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成员对体育社团的满意度情况第43页
   ·影响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因素第43-45页
6 影响江西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第45-47页
   ·大部分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第45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成员主体地位的缺失第45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不够平衡,结构不够合理第45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内容质量较低第45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层次较低,缺乏影响力第45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缺乏必要物质的支持第45-46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内部制度建设和运转机制不够完善第46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干部素质差异大第46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老师指导不力第46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文化传承不力第46页
   ·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缺乏积极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第46-47页
7 结论第47-48页
8 江西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48-53页
   ·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,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和支持第48-49页
   ·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,以促进体育社团成员全面发展为本第49页
   ·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干部队伍建设,提高社团干部素质第49-50页
   ·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老师的聘任、考核和激励力度第50页
   ·多途径筹集学生体育社团经费,提高学生体育社团的"造血功能"第50-51页
   ·加强学生体育社团与学校体育教学的联系,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,实现资源共享第51页
   ·加强学生体育社团文化建设第51页
   ·建设学习型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第51-52页
   ·拓宽宣传途径,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宣传第52页
   ·成立江西省社团联合会,下设社团文体委员会,加强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联系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附录第56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江西蓝天学院05年至08年新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比较与分析
下一篇:江西省毽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