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论文组织与内容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GML、SFS 及相关技术概述 | 第12-34页 |
·GML 简介 | 第12-19页 |
·GML 基本架构 | 第12-16页 |
·GML 核心模式 | 第16页 |
·GML 空间数据建模 | 第16-19页 |
·GML 特征 | 第19-20页 |
·GML 研究进展与发展展望 | 第20-21页 |
·SFS 规范 | 第21-29页 |
·基于SFS 规范的空间数据模型 | 第21-25页 |
·基于SFS 规范的空间拓扑关系 | 第25-28页 |
·GML 与SFS 几何对象映射关系 | 第28-29页 |
·XML 查询机制 | 第29-34页 |
·Xpath 查询语言 | 第29-31页 |
·Xquery 查询语言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GML 解析与可视化的设计实现 | 第34-47页 |
·XML 解析的两种常用技术 | 第34-36页 |
·基于DOM 的解析方式 | 第34-35页 |
·基于SAX 的解析方式 | 第35-36页 |
·基于DOM 的GML 解析方案 | 第36-41页 |
·要素为对象的识别 | 第36页 |
·要素为几何属性与拓扑属性的识别 | 第36-37页 |
·GML 解析器设计与实现 | 第37-41页 |
·基于GDI+的GML 可视化 | 第41-47页 |
·GML 可视化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GDI+图形库简介 | 第42-43页 |
·基于GDI+的GML 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| 第43-47页 |
第四章 GMLGIS 空间分析与空间数据编辑的基本框架 | 第47-69页 |
·空间分析基本方法 | 第47-60页 |
·缓冲区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叠置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空间关系分析 | 第51-56页 |
·空间查询 | 第56-60页 |
·GMLGIS 空间分析的实现框架 | 第60页 |
·GML 空间数据拓扑编辑的基本思想 | 第60-65页 |
·空间数据的拓扑检查 | 第60-63页 |
·拓扑关系错误处理 | 第63-65页 |
·空间分析与编辑结果的GML 更新 | 第65-69页 |
·分析与编辑结果的GML 片段输出 | 第65-67页 |
·GML 源文档的更新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系统结构及实现 | 第69-79页 |
·相关技术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NTS 拓扑套件 | 第69-70页 |
·Geodatabase 与ArcObjects 技术 | 第70-71页 |
·系统结构设计 | 第71页 |
·空间分析模块的实现 | 第71-75页 |
·空间数据编辑模块的实现 | 第75-77页 |
·GML 更新的实现 | 第77-7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·总结 | 第79页 |
·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