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--中国货币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引言第11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第11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4 主要创新与不足第14-15页
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 2.1 货币政策的传统渠道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货币渠道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信贷渠道第16-17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综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外关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第19-21页
第3章 理论基础第21-27页
    3.1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估值、收入以及现金流效应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收益追逐效应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竞争效应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保险效应第22-23页
    3.2 影响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联的因素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银行微观因素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宏观经济因素第25-27页
第4章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第27-37页
    4.1 模型设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基准估计模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银行特征变量与货币政策交叉项估计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宏观环境差异对银行风险影响的估计模型第28页
    4.2 变量选取及定义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银行风险承担代理变量的选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选取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银行特征变量及宏观经济变量的选取第30页
    4.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数据描述性统计第32-33页
    4.4 银行风险及货币政策变量的描述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银行风险趋势描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货币政策趋势描述第34-37页
第5章 实证分析结果及说明第37-48页
    5.1 基准估计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7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回归结果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银行层面控制变量回归结果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微观层面加入交叉项回归结果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宏观层面变量回归结果第42-46页
    5.2 稳健性检验第46-48页
第6章 结论和建议第48-51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48-49页
    6.2 政策建议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民生银行长春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
下一篇:人口年龄结构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