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博弈的可变半径动态混合区的位置隐私保护分析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车联网隐私保护和认证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车辆位置隐私保护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章节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2.1 车载自组网络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2 车载自组网络所面临的威胁 | 第16-17页 |
2.3 车载自组网络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 | 第17-20页 |
2.3.1 隐私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3.2 隐私保护策略 | 第18-20页 |
2.4 博弈论介绍 | 第20-22页 |
2.5 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基于可变半径动态混合区的位置隐私保护 | 第23-38页 |
3.1 关于可变半径动态混合区的建立 | 第23-25页 |
3.1.1 关于动态建立的说明 | 第23页 |
3.1.2 关于建立可变半径的说明 | 第23-24页 |
3.1.3 关于混合区内通信加密的说明 | 第24-25页 |
3.2 车辆通信距离 | 第25-27页 |
3.3 量化 | 第27-35页 |
3.3.1 隐私等级定量化 | 第27-28页 |
3.3.2 通信延迟 | 第28-35页 |
3.4 最优半径 | 第35-38页 |
第4章 基于博弈的改名方案 | 第38-48页 |
4.1 博弈模型 | 第38-40页 |
4.2 博弈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3 基于博弈的改名协议 | 第44-46页 |
4.4 性能对比与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总结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