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重组鲎素Ⅰ基因工程菌的构建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11-21页
    1 抗菌肽简介第11页
    2 鲎素的研究情况第11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鲎素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鲎素的作用机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鲎素的基因工程表达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鲎素发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鲎素类肽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3 毕赤酵母菌的基因工程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简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毕赤酵母菌表达系统的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4 课题研究的来源、目的及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 课题来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-21页
第2章 TP-Ⅰ基因序列设计及其重组构建第21-33页
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质粒和菌株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仪器设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第22-23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大肠杆菌TOP 10F’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pGAPZαB质粒的转化与筛选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pGAPZαB质粒的提取与鉴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 酶切片段的胶分离回收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6 4TP-Ⅰ与pGAPZαB的酶连反应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7 重组质粒pGAPZαB-4TP-Ⅰ的转化与筛选第27-28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重组串联鲎素肽氨基酸序列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重组串联TP-Ⅰ表达载体pGAPZαB-4TP-Ⅰ的构建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目的基因测序结果第32页
    4 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 TP-Ⅰ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第33-48页
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质粒和菌株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试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仪器设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第35-36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工程菌GS115对化学合成TP-Ⅰ的耐受情况测定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重组质粒pGAPZαB-4TP-Ⅰ的大量提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重组质粒pGAPZαB-4TP-Ⅰ的线性化与鉴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 重组质粒pGAPZαB-4TP-Ⅰ的纯化与浓缩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毕赤酵母菌GS11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毕赤酵母菌的电转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7 组成型阳性菌株的筛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8 毕赤酵母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9 插入重组质粒片段的PCR鉴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上清中表达产物的Tri-SDS-PAGE电泳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1 高效表达鲎素菌株的筛选第42-43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工程菌GS115对化学合成TP-Ⅰ的耐受程度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pGAPZαB-4TP-Ⅰ的线性化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组成型阳性菌株的筛选结果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插入重组质粒片段的PCR与测序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 高效表达重组串联鲎素肽菌株的筛选结果第46-47页
    4 小结第47-48页
第4章 重组TP-Ⅰ工程菌发酵产物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第48-60页
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质粒和菌株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试剂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仪器设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第49-50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工程菌GS115-GAPZαB-4TP-Ⅰ的生长曲线测定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融合串联多肽6His-4TP-Ⅰ的Ni-IDA亲和层析柱纯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串联重组TP-Ⅰ的胰肽酶E酶解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 SephadexG-25填料去除胰肽酶E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5 重组TP-Ⅰ单体的羧肽酶A酶解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6 重组TP-Ⅰ单体含量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7 重组TP-Ⅰ对各菌的抑菌实验第53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工程菌GS115-GAPZαB-4TP-Ⅰ生长曲线测定结果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亲和层析纯化融合多肽6His-4TP-Ⅰ的Tri-SDS-PAGE电泳结果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串联重组TP-Ⅰ的胰肽酶E酶解结果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重组TP-Ⅰ单体含量测定结果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 重组TP-Ⅰ生物活性第57-58页
    4 小结第58-60页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1 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2 研究展望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8页
附录A:pGAPZαB-4TP-Ⅰ质粒测序图第68-70页
附录B:重组GS115基因组PCR产物测序图第70-71页
附录C:重组TP-Ⅰ单体的质谱分析结果第71-72页
附录D:重组TP-Ⅰ单体的RP-HPLC分析结果第72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Eya3在光周期调控黑线仓鼠繁殖活动中的作用
下一篇:慢性社交应激损害幼年小鼠前额叶皮层髓鞘化及认知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