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动态功能连接分析的老化脑网络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脑成像技术 | 第12-13页 |
1.2.2 老化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2.3 脑功能网络 | 第14-15页 |
1.2.4 动态功能连接分析 | 第15-16页 |
1.2.5 功能连接分析方法 | 第16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健康老龄化的核心网络内动态功能连接研究 | 第19-36页 |
2.1 引言 | 第19-20页 |
2.2 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2.1 被试 | 第20页 |
2.2.2 数据采集 | 第20-21页 |
2.2.3 fMRI数据预处理 | 第21-22页 |
2.2.4 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 | 第22页 |
2.2.5 统计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3 结果 | 第24-31页 |
2.3.1 稳态功能连接结果 | 第24-29页 |
2.3.2 动态功能连接结果 | 第29-31页 |
2.4 讨论 | 第31-3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健康老龄化的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研究 | 第36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36-37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40页 |
3.2.1 被试 | 第37页 |
3.2.2 数据采集 | 第37页 |
3.2.3 数据预处理 | 第37页 |
3.2.4 独立成分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2.5 稳态功能网络连接分析 | 第38页 |
3.2.6 动态功能网络连接分析 | 第38页 |
3.2.7 分类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2.8 统计分析 | 第40页 |
3.3 结果 | 第40-48页 |
3.3.1 静息态网络的挑选 | 第40页 |
3.3.2 稳态功能网络连接结果 | 第40-41页 |
3.3.3 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结果 | 第41-48页 |
3.4 讨论 | 第48-50页 |
3.4.1 稳态功能网络连接的改变 | 第48页 |
3.4.2 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的改变 | 第48-5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4.1 本文总结 | 第51页 |
4.2 展望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