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结构原理、结构力学论文

桥梁结构多尺度建模技术及减隔震方案初探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桥梁的震害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桥梁上部结构震害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支撑连接件破坏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桥墩桥台的破坏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基础破坏第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减隔震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多尺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1.5 章节介绍第21-23页
第2章 桥墩多尺度模型建立分析第23-49页
    2.1 多尺度模型分析的基本理论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结构多尺度分析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结构多尺度模拟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2.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体单元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梁单元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桁架单元第30页
    2.3 钢筋混凝土空心桥墩多尺度建模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参考试验介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数值建模介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本构选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钢筋本构模型及钢筋选取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阻尼系数第36-37页
    2.4 多尺度模型建立第37-39页
    2.5 多尺度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动力时程曲线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弹性阶段桥墩相对位移、相对加速度地震响应对比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塑性阶段桥墩相对位移、加速度地震响应对比第41-44页
    2.6 各多尺度模型精确性、效率性和用时对比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精确性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效率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3章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第49-65页
    3.1 桥梁抗震设计理念第49-50页
    3.2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延性抗震设计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减隔震设计方法第52页
    3.3 结构减隔震控制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被动控制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主动控制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混合控制第53页
    3.4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静力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反应谱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时程反应分析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 3.5 阻尼计算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阻尼计算方法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瑞利(Reyleigh)阻尼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Caughey阻尼第57页
    3.6 桥梁结构减隔震技术的研究意义第57-58页
    3.7 桥梁常用减隔震装置及原理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减隔震设计的原理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减隔震装置第59-64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4章 连续梁桥减隔震方案初探第65-85页
    4.1 减隔震装置选取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铅芯橡胶支座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粘弹性阻尼器第66-68页
    4.2 桥梁模型概述第68-70页
    4.3 地震动的输入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震波幅值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频谱特性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地震波持续时间第71-72页
    4.4 桥梁减隔震地震响应研究第7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铅芯橡胶支座对桥梁的减震作用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阻尼器减震效果分析第75-8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3-85页
结论与展望第85-87页
    结论第85-86页
    展望第86-87页
致谢第87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3页
作者简介第93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93-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数字阵最优稳健波束形成算法研究
下一篇:磁州窑文化视角下张家楼历史村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