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1 国内外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 图文材料的呈现方式 | 第13-15页 |
1.2.1 文本材料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图形材料 | 第14-15页 |
1.3 阅读理解 | 第15-16页 |
1.3.1 认知加工程度测量 | 第15页 |
1.3.2 眼动测量 | 第15-16页 |
1.4 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1.4.1 双重编码理论 | 第16-17页 |
1.4.2 认知负荷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| 第18-20页 |
2.1 问题提出 | 第18页 |
2.1.1 文本和图形的呈现方式 | 第18页 |
2.1.2 文本的简化程度 | 第18页 |
2.1.3 图形的有无物理线索 | 第18页 |
2.2 基本假设 | 第18-19页 |
2.2.1 假设一:文本和图形的呈现方式较佳 | 第18页 |
2.2.2 假设二:文本不简化呈现方式较佳 | 第18-19页 |
2.2.3 假设三:图形有物理线索的呈现方式较佳 | 第19页 |
2.3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实验一:图文材料呈现方式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 | 第20-28页 |
3.1 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3.2.1 被试 | 第20页 |
3.2.2 仪器 | 第20页 |
3.2.3 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3.2.4 测试材料 | 第20-21页 |
3.2.5 程序 | 第21-22页 |
3.2.6 数据统计 | 第22页 |
3.3 结果 | 第22-26页 |
3.3.1 图文组合类型对再认成绩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3.3.2 图文组合类型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3.4 讨论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实验二:图文呈现下文本简化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 | 第28-33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28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4.2.1 被试 | 第28页 |
4.2.2 仪器 | 第28页 |
4.2.3 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4.2.4 测试材料 | 第28页 |
4.2.5 程序 | 第28-29页 |
4.2.6 数据统计 | 第29页 |
4.3 结果 | 第29-32页 |
4.3.1 文本简化程度对再认成绩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4.3.2 文本简化程度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4.4 讨论 | 第32-33页 |
第5章 实验三:图文呈现下物理线索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 | 第33-36页 |
5.1 研究目的 | 第33页 |
5.2 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5.2.1 被试 | 第33页 |
5.2.2 仪器 | 第33页 |
5.2.3 实验材料 | 第33页 |
5.2.4 测试材料 | 第33页 |
5.2.5 程序 | 第33-34页 |
5.2.6 数据统计 | 第34页 |
5.3 结果 | 第34-35页 |
5.3.1 物理线索对再认成绩的影响 | 第34页 |
5.3.2 物理线索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5.4 讨论 | 第35-36页 |
第6章 总讨论 | 第36-40页 |
6.1 图文材料呈现方式与双重编码理论 | 第36页 |
6.2 总注视时间、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与阅读理解 | 第36-37页 |
6.3 平均回视次数与阅读理解 | 第37-38页 |
6.4 瞳孔最大直径与认知负荷 | 第38页 |
6.5 物理线索与阅读理解 | 第38-39页 |
6.6 不足和展望 | 第39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附录A 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问卷 | 第45-46页 |
附录B 问卷标准答案 | 第46-47页 |
附录C 实验图片 | 第47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