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成熟期水稻植株物理特性测试及建模方法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水稻植株形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水稻穗部力学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水稻植株建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-23页
    1.3 存在的问题第23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3-26页
第2章 水稻植株形态结构及参数第26-38页
    2.1 茎秆形态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茎秆参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茎秆参数间的关系第26-28页
    2.2 叶鞘形态特征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叶鞘参数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叶鞘参数间的关系第28-30页
    2.3 叶片形态特征第30页
    2.4 穗部形态特征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穗部参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穗部参数间的关系第31-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8页
第3章 稻穗组成部分连接处拉伸的力学特性测试分析第38-74页
    3.1 测试设备与方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测试设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测试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不同含水率水稻的培养和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 3.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1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位置对力学特性的影响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品种对力学性质的影响第49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含水率对力学性质的影响第59-71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71-74页
第4章 水稻植株物理模型的建立第74-88页
    4.1 几何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参数第74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茎秆建模方法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叶鞘建模方法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叶片建模方法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穗部建模方法第78-83页
    4.2 连接力学模型建立方法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茎秆、枝梗、籽粒的连接力学模型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叶鞘、叶片的连接力学模型的建立第85-8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86-88页
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8-94页
    5.1 论文全文总结第88-92页
    5.2 后续工作展望第92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98页
致谢第98-100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亚热带6个树种细根形态比较与根序分级构型研究
下一篇:富硒肥料及其肥料效应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