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服装工业、制鞋工业论文--服装工业论文--设计、计算、图解论文--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

基于点云数据的基本款女西装样板生成系统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人体测量技术概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接触式人体测量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非接触式人体测量第12-15页
    1.2 人体建模研究概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人体建模常用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三维人体模型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三维服装样板研究概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服装二维样板自动生成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服装三维纸样自动生成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、内容和框架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框架第23-24页
第2章 人体数据测量第24-32页
    2.1 人体测量实验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测量对象与时间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测量仪器与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2.2 三维点云测量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点云数据处理工具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点云数据测量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颈根围线生成所需的点云数据测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女西装样板设计所需的点云数据测量第29-30页
    2.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30-32页
第3章 颈根围特征点、线规则第32-49页
    3.1 颈根围特征点、线确定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前颈点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后颈点确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侧颈点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颈根围线的确定第34页
    3.2 颈根围线特征点高度规则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颈根围特征点高度的相关性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颈根围特征高度散点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颈根围特征点高度的回归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3 颈根围线特征点厚度规则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后颈点后厚规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前颈点前厚规则第38-40页
    3.4 颈根围线围度规则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前颈根围规则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后颈根围规则第41页
    3.5 颈根围插入点规则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插入点相关性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插入点的回归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3.6 颈根围生成规则及展示第47-49页
第4章 女西装结构研究第49-62页
    4.1 基本款女西装款式确定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E-prime实验前期准备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样本确定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仪器、时间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实验过程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数据处理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E-prime实验小结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女西装结构线与人体特征位置的关系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女西装前片样板结构线与人体躯干的对应关系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女西装后片样板结构线与人体躯干的对应关系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女西装袖片样板结构线与人体手臂的对应关系第60-62页
第5章 女西装样板规则研究第62-71页
    5.1 女西装样板生成规则研究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女西装前片样板生成规则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女西装后片样板生成规则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女西装袖片样板生成规则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女西装领片样板生成规则第67-68页
    5.2 女西装样板自动生成程序实现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特征点的定义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直线绘制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曲线绘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样板生成展示第70-71页
第6章 系统简介及可行性验证第71-79页
    6.1 系统框架构建第71-72页
    6.2 系统简介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系统主界面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人体尺寸自动提取界面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女上体人台生成界面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女西装样板生成界面第75页
    6.3 系统可用性验证第75-79页
第7章 结论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6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6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Kano需求模型的婴幼儿辅食机设计
下一篇:智能电饭煲显控界面工效学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