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中后期北方王门思想析论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23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| 第10-13页 |
三、研究方案 | 第13-16页 |
(一) 研究目标、内容 | 第13-14页 |
(二) 研究方法、手段 | 第14页 |
(三) 学派判定及相关问题说明 | 第14-16页 |
四、历史背景与北方王门主要传人 | 第16-23页 |
(一) 历史背景 | 第16-18页 |
(二) 王学分化与北方王门主要传人 | 第18-23页 |
第一章 穆孔晖——早期北方王门的“程朱派” | 第23-35页 |
一、学说概要 | 第24-28页 |
(一) “太虚即心体” | 第24-27页 |
(二) 涵养用敬 | 第27-28页 |
二、《大学千虑》的解经特点 | 第28-33页 |
(一) 不背程朱,发明训诂 | 第28-31页 |
(二) 引证于佛经 | 第31-33页 |
三、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二章 张后觉与赵维新——北方王门的“现成派” | 第35-53页 |
一、张后觉的心学思想 | 第35-42页 |
(一) 以“良”字代“良知” | 第37-38页 |
(二) 心(良)与性 | 第38-39页 |
(三) 体良说 | 第39-42页 |
二、赵维新对张后觉学说的发展 | 第42-50页 |
(一) 空不名道,性外无诚 | 第43-45页 |
(二) 心体与中 | 第45-47页 |
(三) “随时涵养默识” | 第47-48页 |
(四) 论佛老与先儒 | 第48-50页 |
三、小结 | 第50-53页 |
第三章 尤时熙与孟化鲤——北方王门中的“工夫派” | 第53-75页 |
一、尤时熙学说要旨 | 第53-66页 |
(一) 一气流行之道 | 第55-57页 |
(二) “本体只可就发用处见” | 第57-59页 |
(三) 去蔽改过,即心所安 | 第59-62页 |
(四) 格物说 | 第62-64页 |
(五) 躬行职分 | 第64-66页 |
二、孟化鲤学说概要 | 第66-72页 |
(一) 论本体 | 第67-70页 |
(二) 论修养践行 | 第70-72页 |
三、小结 | 第72-75页 |
第四章 鹿善继——北方王学终结期的“会通派” | 第75-85页 |
一、鹿善继与《四书说约》 | 第75-83页 |
(一) 心性论 | 第76-78页 |
(二) 本体与日用伦常 | 第78-80页 |
(三) 四书一贯的会通精神 | 第80-83页 |
二、小结 | 第83-85页 |
结语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