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尔夫作品中的意象分析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9页 |
二、伍尔夫作品原型意象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四、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伍尔夫作品原型意象概述 | 第14-23页 |
第一节 意象的概念 | 第14-17页 |
一、关于意象 | 第14-16页 |
二、意象在伍尔夫作品中的作用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原型意象的概念 | 第17-20页 |
一、原型意象的定义 | 第17-19页 |
二、原型意象与意象的区分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伍尔夫作品中的原型意象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伍尔夫作品水的原型意象 | 第23-32页 |
第一节 水—生死的循环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水—母亲的包容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水—神秘充满希望 | 第26-28页 |
第四节 水—毁灭和绝望 | 第28-32页 |
第三章 伍尔夫作品人物原型意象 | 第32-44页 |
第一节 基督原型 | 第32-37页 |
一、欲望—受难的起源 | 第32-33页 |
二、神性—人间的救赎 | 第33-34页 |
三、受难—死亡的降临 | 第34-35页 |
四、死而复生—生命的循环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希腊神话人物原型 | 第37-44页 |
一、《到灯塔去》—女神的象征 | 第37-39页 |
二、《海浪》—神的交集 | 第39-44页 |
第四章 原型意象创作的时代特征 | 第44-52页 |
第一节 社会状况 | 第44-48页 |
一、女性地位低下 | 第44-46页 |
二、战争频繁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家庭背景 | 第48-50页 |
第三节 文化氛围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原型意象中的思想精髓 | 第52-63页 |
第一节 争取女性独立 | 第52-54页 |
第二节 坚持女性独特气质 | 第54-57页 |
第三节 双性同体思想 | 第57-60页 |
第四节 反战的观点 | 第60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