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沈阳市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现有研究成果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 1.6 本文创新点第19-21页
第二章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与沈阳市发展现状第21-31页
    2.1 住宅产业化与装配式住宅概述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与内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装配式住宅与住宅产业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装配式住宅与传统住宅建造方式的区别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政策及规范梳理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现有技术体系构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的认知现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生产模式第28-29页
    2.3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总结第29-31页
第三章 国内外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路径与经验借鉴第31-43页
    3.1 国外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路径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美国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路径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日本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路径第33-36页
    3.2 国内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试点城市的发展路径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回顾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现阶段我国装配式住宅及住宅产业化发展总体概况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北京市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路径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上海市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路径第39-40页
    3.3 主要启示与经验借鉴第40-43页
第四章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第43-59页
    4.1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政策与规范制约因素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激励政策尚待调整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缺少配套的行业规范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市场监管机制缺失第45页
    4.2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技术体系制约因素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技术体系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预制部品未实现集成化、标准化生产第45-46页
    4.3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成本制约因素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过高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预制构件生产厂家价格不透明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装配式住宅开发缺乏规模效应第56页
    4.4 开发商与消费者层面制约因素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供求双方对装配式住宅的建筑模式及性能认知片面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装配式住宅产业链发展失衡第57页
    4.5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生产模式制约因素第57-59页
第五章 沈阳市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推进策略第59-69页
    5.1 发挥政府职能,完善政策与规范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发挥政策杠杆优势,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编制装配式住宅规范体系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第60页
    5.2 编制技术体系,发展通用部品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装配式住宅配套技术标准并发展成套技术体系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通用部品制度和完善的部品体系第61页
    5.3 建立示范基地,推进装配式住宅规模化建造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创建科学的计价模式,确定合理的装配式住宅建造价格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以保障房建设为契机,发挥规模效应优势第64-65页
    5.4 提高对装配式住宅认知,加强宣传和推广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大力宣传装配式住宅,加强舆论引导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从建筑性能角度研究与推广装配式住宅第65-66页
    5.5 转变生产模式,推进信息集成技术应用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推动住宅产业集团建设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推动RFID及BIM技术在装配式住宅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第66-69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9-7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作者简介第75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第75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教材编写第75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双层斜向布筋横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
下一篇:海底管道连接器温度压力测试装置设计及实验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