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--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论文

论地方政府行政行为中的信用缺失--以地方政府对传销的行政行为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1章 导论:地方政府信用缺失问题研究的缘起第7-15页
 一、研究的背景、意义第7-11页
  1、研究背景第7-10页
  2、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二、相关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1、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 2、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-13页
  3、国内外研究的不足第13-14页
 三、本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4-15页
第2章 政府信用的涵义及内容解析第15-20页
 一、"信用"及相关概念辨析第15-17页
  1、"信用"的涵义及意义第15-16页
  2、相关概念辨析第16-17页
 二、政府信用的涵义及内容解析第17-20页
  1、政府信用的涵义第17-18页
  2、政府信用内容解析第18-20页
第3章 传销危害的解决呼吁信用政府第20-32页
 一、传销对政府信用的侵蚀第20-25页
  1、传销的背景、本质第20-23页
  2、传销对政府信用的侵蚀第23-25页
 二、信用政府对传销的应然行为第25-32页
  1、信用政府对传销的应然行为第25-28页
  2、政府信用的效应第28-32页
第4章 地方政府对传销的实然行政行为及其后果第32-38页
 一、地方政府对传销的实然行政行为第32-33页
 二、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后果第33-38页
  1、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第33-34页
  2、投资软环境遭污染第34-36页
  3、地方政府合法性的危机第36-38页
第5章 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成因第38-44页
 一、社会急剧转型的副产品第38-40页
  1、博弈:从"政治理想人"到"政治经营人"第38-39页
  2、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造成新旧制度的摩擦和矛盾第39页
  3、差距:政府角色能力与公众的相应预期第39-40页
 二、地方政府的自利性第40-44页
  1、合理范围内的政府自利性第40-41页
  2、越出"合理范围"的政府自利性第41-42页
  3、合理范围外政府自利性的结果第42-44页
第6章 地方政府信用重建的政治学逻辑第44-54页
 一、确定性的制度环境第44-47页
  1、去人格化的政府信用重建第44-46页
  2、"阳光行政"的建构第46-47页
 二、理性官僚制规范下的政府信用第47-54页
  1、官僚制的理性设计和信用的逻辑生成第47-49页
  2、官僚制的批判与中国官僚行政现状和上升第49-54页
结语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第59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改革性质与模式的研究及其评价
下一篇:从战略文化到战略选择: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及其规律特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