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拟环境下两层软件老化和再生的加速实验和仿真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| 第16-22页 |
2.1 软件的加速测试方法 | 第16-21页 |
2.1.1 加速寿命测试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1.2 加速压力的选取 | 第17-19页 |
2.1.3 加速测试计划 | 第19页 |
2.1.4 加速测试理论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2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两层软件加速实验 | 第22-45页 |
3.1 两层软件模型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3.2 实验平台概述 | 第23-26页 |
3.3 应用层和操作系统层的内存分离 | 第26-27页 |
3.4 内存泄露的引入 | 第27-31页 |
3.4.1 在应用层中注入内存泄漏 | 第28-30页 |
3.4.2 在操作系统层中注入内存泄漏 | 第30-31页 |
3.5 内存数据采集 | 第31-34页 |
3.5.1 JVM内存数据采集 | 第31-33页 |
3.5.2 操作系统内存数据采集 | 第33-34页 |
3.6 系统状态老化阈值水平的定义 | 第34-35页 |
3.7 两层软件加速实验的部署和执行 | 第35-36页 |
3.8 实验数据分析 | 第36-42页 |
3.8.1 内存消耗速率样本和TTF样本 | 第36-39页 |
3.8.2 估计非加速情况下的失效时间 | 第39-42页 |
3.9 系统的可用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10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两层软件老化实验平台的仿真 | 第45-66页 |
4.1 仿真程序设计 | 第45-55页 |
4.1.1 离散事件仿真模型 | 第45页 |
4.1.2 两层软件更新过程模型 | 第45-48页 |
4.1.3 仿真程序的流程分析 | 第48-55页 |
4.2 仿真程序的软件架构 | 第55-60页 |
4.3 加速和非加速实验的仿真 | 第60-6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