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分析与政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光伏和储能发展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1.3 光伏-储能系统经济性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-14页
第二章 负荷聚类及分布式光伏-储能系统建模第14-35页
    2.1 负荷聚类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聚类分析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SPSS软件介绍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居民用户负荷分类第16-21页
    2.2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第21-23页
    2.3 光伏-储能系统建模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光伏输出功率模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蓄电池模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逆变器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2.4 经济性建模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经济性评价指标第30-31页
    2.5 经济评估流程第31-34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 基于负荷分类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第35-50页
    3.1 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特性第35-36页
    3.2 不可调度式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净现值NPV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动态投资回收期影响因素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动态回收期灵敏度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3.3 可调度式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净现值NPV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动态回收期影响因素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动态回收期灵敏度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8-50页
第四章 各国光伏政策分析及对我国光伏发展的建议第50-60页
    4.1 各国光伏发展及政策分析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德国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日本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美国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中国第54-57页
    4.2 基于多因素变化的经济性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4.3 我国光伏发展的政策建议第59-60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工鱼礁流场特征及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
下一篇:碳纳米管(CNTs)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和导电剂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