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筒—三个悬挂体结构减震效果分析计算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1.1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1.2 国内外悬挂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1.2.1 国内悬挂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国外悬挂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3 悬挂结构及核筒悬挂结构的特点 | 第13-16页 |
| 1.3.1 悬挂结构体系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1.3.2 核筒悬挂结构体系的特点 | 第14-16页 |
| 1.4 研究目标及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1.4.1 研究目标 | 第16页 |
| 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2章 核筒悬挂结构设计 | 第17-22页 |
| 2.1 核筒悬挂结构设计要点 | 第17-19页 |
| 2.2 核筒悬挂结构中阻尼器的采用 | 第19-20页 |
| 2.3 地震波的选择 | 第20-22页 |
| 第3章 系统模型的研究方法 | 第22-29页 |
| 3.1 Lagrange方程简介 | 第22-24页 |
| 3.2 虚功原理简介 | 第24-25页 |
| 3.3 MATLAB计算软件简介 | 第25-26页 |
| 3.4 龙格-库塔法简介 | 第26-29页 |
| 第4章 核筒悬挂结构减震效果分析 | 第29-62页 |
| 4.1 核筒悬挂结构运动关系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4.1.1 核心筒体的运动形式 | 第30页 |
| 4.1.2 悬挂大梁的运动形式 | 第30页 |
| 4.1.3 悬挂楼段的运动形式 | 第30-31页 |
| 4.2 建立运动方程 | 第31-35页 |
| 4.3 实例计算和结果 | 第35-62页 |
| 4.3.1 兰州地震波下结构最大动力反应分析 | 第35-44页 |
| 4.3.2 上海地震波下结构最大动力反应分析 | 第44-53页 |
| 4.3.3 广州地震波下结构最大动力反应分析 | 第53-62页 |
| 结论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67-68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8-69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