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1-29页 |
1 临床资料 | 第11-13页 |
1.1 病例来源 | 第11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11页 |
1.3 病例选择标准 | 第11-13页 |
2 研究步骤及方法 | 第13-14页 |
2.1 观察指标 | 第13-14页 |
2.2 质量控制 | 第14页 |
2.3 技术路线图 | 第14页 |
2.4 统计数据处理 | 第14页 |
3 结果 | 第14-22页 |
3.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| 第14-16页 |
3.2 观察组患者性别、文化程度、年龄的构成比 | 第16页 |
3.3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、糖化血红蛋白、胰岛素抵抗指数、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、胰岛素敏感指数、超敏C反应蛋白、血脂情况比较 | 第16-17页 |
3.4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出现频次对照表 | 第17页 |
3.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对照表 | 第17页 |
3.6 两组患者中医证型辨证分型 | 第17页 |
3.7 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型与HOMA-IR、HOMA-β、ISI、Hs-CRP及病程的比较 | 第17-21页 |
3.8 观察组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、胰岛β细胞功能的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 | 第21-22页 |
4 讨论 | 第22-28页 |
4.1 一般资料分析 | 第22-23页 |
4.2 型糖尿病伴发抑郁、焦虑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特征 | 第23-25页 |
4.3 初发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、焦虑情绪中医证型分析 | 第25-27页 |
4.4 初发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、焦虑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、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| 第27-28页 |
5 结语 | 第28-29页 |
5.1 结论 | 第28页 |
5.2 存在问题及展望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0页 |
附录 | 第30-3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39-50页 |
1 现代医学对T2DM伴发抑郁、焦虑发病认识 | 第39-45页 |
1.1 糖尿病伴发抑郁、焦虑情绪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| 第39-40页 |
1.2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、焦虑情绪的生理病理机制研究 | 第40-42页 |
1.3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、焦虑对胰岛细胞的影响机制 | 第42-43页 |
1.4 糖尿病增加抑郁、焦虑情绪的风险 | 第43页 |
1.5 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胰岛素抵抗、胰岛β细胞变化的特点 | 第43-44页 |
1.6 用于评估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指数 | 第44页 |
1.7 HOMA指数的计算方法及意义 | 第44-45页 |
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伴发抑郁、焦虑情绪的认识 | 第45-46页 |
2.1 情志失调导致消渴病(糖尿病)发生的认识 | 第45页 |
2.2 情志失调加重消渴病(糖尿病)的认识 | 第45页 |
2.3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(消渴病)伴发抑郁、焦虑情绪(郁病)中医病机的认识 | 第45-46页 |
3 问题及展望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