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--精神病学论文--儿童精神病论文

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小组工作研究--基于兰州市金宝贝特殊儿童教育中心的调查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导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1.4 理论依据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人本主义理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认知行为理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社会学习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1.5 文献综述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国外研究概况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国内研究概况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9-20页
    1.6 研究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文献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访谈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案例分析法第20页
    1.7 研究新意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研究视角的新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方法的新意第21-22页
第二章 预估与计划第22-31页
    2.1 小组成员的基本信息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个案介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症状表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诊断与评定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干预方案设计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干预者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干预方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干预方案第26-29页
    2.3 治疗准备工作与安排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l 治疗同意书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治疗参与者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治疗材料及工具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时间安排第30-31页
第三章 小组工作干预过程第31-37页
    3.1 小组工作初期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小组的建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小组治疗关系的确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小组成员情绪的变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小组工作干预的特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初期干预结果讨论第33页
    3.2 小组工作中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小组的进一步发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小组成员认知能力的提高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小组工作干预的深入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小组成员合作意识的初步形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小结第34页
    3.3 小组工作后期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小组成员基本行为能力的进步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小组成员意愿表达的实现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小组内互助关系的深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小组成员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小组的结束第36-37页
第四章 小组工作效果评估第37-40页
    4.1 游戏治疗的作用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紧张焦虑情绪的减少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视线接触范围的扩大第37-38页
    4.2 音乐治疗的作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内心想法的表达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良情绪的发泄第38页
    4.3 绘画治疗的作用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增强情感表达能力第39-40页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0-44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治疗关系的建立是自闭症儿童干预的重要内容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小组工作干预方法对于自闭症干预是有意义的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根本第40-41页
    5.2 进一步的讨论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干预效果的有效性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小组工作的局限性第41-42页
    5.3 自闭症干预的有效模式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小组工作的研究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综合干预的介入策略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附录第46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作者简介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磁性免疫层析定量技术检测癌胚抗原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切口憩室的效果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