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改性

摘要第3-5页
Abst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 1.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锂-过度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LiCoO_2正极材料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LiMn_2O_4正极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聚阴离子磷酸盐正极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LiFePO_4正极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快离子导体(NASICON)型 Li_3V_2(PO_4)_3正极材料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正极材料 Li_3V_2(PO_4)_3结构特点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正极材料 Li_3V_2(PO_4)_3合成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1 高温固相合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2 溶胶凝胶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3 水热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 微波合成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5 离子交换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正极材料 Li_3V_2(PO_4)_3改性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1 碳包覆与碳材料复合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2 体相掺杂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3 纳米尺寸化第22-23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-24页
第二章 水热法制备纳米纤维 Li_3V_2(PO_4)_3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第24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原料与试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热法制备纳米级 Li_3V_2(PO_4)_3三维网络形貌正极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.1 扣式电池的装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.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物理性质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 静电纺丝制备自支撑 Li_3V_2(PO_4)_3/Carbon nanofiber 柔性膜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第36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原料与试剂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静电纺丝法 LVP-CNFs 柔性自支撑膜正极材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1 扣式电池的装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2 电性化学能测试第3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物理性质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6-48页
第四章 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制备菱形晶系 Li_2NaV_2(PO_4)_3及其电化学性能第48-6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-49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料与试剂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菱形晶系 LNVP 正极材料的制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1 扣式电池的装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2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物理性质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60-61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-64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61-62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中重金属Cr6+应急吸附材料研究
下一篇:CuBi2O4基P-n异质结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