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

呼伦贝尔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概况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发展概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发展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呼伦贝尔采集系统建设发展概况第13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第13-15页
第2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部署方案第15-32页
    2.1 项目分析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系统建设范围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系统定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总体技术要求第16-17页
    2.2 项目建设原则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可靠性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高效性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安全性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标准化原则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开放性原则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可扩展性原则第18页
    2.3 项目总体架构设计第1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逻辑架构设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物理架构设计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功能架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软件架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通信层架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数据管理架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安全架构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采集终端组网应用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关键技术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3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功能第32-38页
    3.1 术语及定义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专变采集终端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集中抄表终端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分布式能源监测终端第33页
    3.2 系统功能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采集数据功能介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采集方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采集数据模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统计分析采集任务执行质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数据合理性检查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数据计算、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数据存储管理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数据查询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定值控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0 费控管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1 电能质量数据统计第37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接口第38-49页
    4.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接口整体介绍第38-39页
    4.2 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接口说明第39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采集任务新增及变更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采集任务执行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催费控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终端安装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杂项调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控制执行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终端控制执行异常与计量设备异常告警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预购电控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营业报停控制第47-4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呼伦贝尔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及提升概况第49-64页
    5.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投运前准备工作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数据迁移异常处理第50-53页
    5.2 采集系统主要功能应用及改进情况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冻结电能示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抄表失败明细查询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防窃电管理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费控应用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线损管理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变电站关口采集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自动化抄表核算第59-60页
    5.3 下一步改进计划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进一步扩大系统管理范围,实现关口数据接入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推广线损应用,实现降损增效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持续完善各项功能,提高系统应用水平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应用架构升级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数据架构升级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技术架构升级第62-6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7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作者简介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策略研究
下一篇:吉县110kV变电站建设工程进度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