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山配电网规划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规划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萧山区配网规划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规划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1.4 规划研究的依据 | 第12-13页 |
1.5 本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萧山区配电网现状分析 | 第14-29页 |
2.1 供电区概况 | 第14-15页 |
2.2 110kV电网现状 | 第15-21页 |
2.2.1 电网设备情况 | 第15-17页 |
2.2.2 网络构架情况 | 第17-20页 |
2.2.3 110kV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 10kV电网现状 | 第21-27页 |
2.3.1 电网设备情况 | 第21-24页 |
2.3.2 10kV网络构架 | 第24-26页 |
2.3.3 10kV电网运行指标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| 第27-28页 |
2.4.1 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7-28页 |
2.4.2 配电网规划建设建议 | 第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电力需求预测 | 第29-44页 |
3.1 地区经济发展预测 | 第29-30页 |
3.1.1 萧山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9-30页 |
3.1.2 萧山2013-2020年地区发展预测 | 第30页 |
3.2 历史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1 负荷增长趋势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2 负荷特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3 客户历史用电及其发展情况 | 第33-35页 |
3.3.1 客户用电历史增长趋势分析 | 第33页 |
3.3.2 客户报装及其发展情况 | 第33-35页 |
3.4 总量预测 | 第35-43页 |
3.4.1 预测方法简介 | 第35-37页 |
3.4.2 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| 第37-40页 |
3.4.3 最大用电负荷预测 | 第40-42页 |
3.4.4 负荷预测结果 | 第42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配电网规划 | 第44-55页 |
4.1 供电区域划分 | 第44-45页 |
4.2 配电网规划目标 | 第45-46页 |
4.3 2013-2015规划重点 | 第46-47页 |
4.3.1 高压配电网规划重点 | 第46页 |
4.3.2 中压配电网规划重点 | 第46-47页 |
4.4 110kV电网规划 | 第47-51页 |
4.4.1 电力平衡及网供负荷分析 | 第47页 |
4.4.2 变电站规划方案 | 第47-51页 |
4.5 10kV电网规划 | 第51-54页 |
4.5.1 网供负荷预测 | 第51-52页 |
4.5.2 10kV配变规划 | 第52-53页 |
4.5.3 10kV线路新建及改造规划 | 第53页 |
4.5.4 10kV开关及无功设备新建及改造规划 | 第53-5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投资估算及规划效果分析 | 第55-62页 |
5.1 总体投资估算 | 第55-56页 |
5.1.1 投资估算依据 | 第55-56页 |
5.1.2 投资估算 | 第56页 |
5.2 分类工程投资 | 第56-57页 |
5.2.1 规划新扩建工程分类投资 | 第56页 |
5.2.2 改造工程分类投资估算 | 第56-57页 |
5.3 规划效果分析 | 第57-60页 |
5.3.1 配电网整体规划效果 | 第57页 |
5.3.2 现状问题解决情况 | 第57-58页 |
5.3.3 无法解决高压问题原因分析 | 第58页 |
5.3.4 110kV电网规划效果 | 第58-59页 |
5.3.5 10kV电网规划效果 | 第59页 |
5.3.6 电网主要指标 | 第59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6章 结论及建议 | 第62-64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62页 |
6.2 工作建议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7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0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