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缩略语/符号说明 | 第10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5页 |
研究现状及成果 | 第12-14页 |
研究目的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15-32页 |
一.实验动物和肿瘤细胞 | 第15页 |
二.主要试剂和器械 | 第15-16页 |
三.实验原则和方法 | 第16-32页 |
1. 实验技术路线图 | 第16-17页 |
2. 结肠癌异种异位自发肝转移模型建立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1 准备脾脏被膜下注射的HCT116细胞系 | 第18页 |
2.2 结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 | 第18页 |
2.3 实验分组 | 第18-19页 |
2.4 观察记录 | 第19页 |
2.5 样本收集 | 第19页 |
3. 组织病理学检查 | 第19-21页 |
3.1 原理 | 第19-20页 |
3.2 步骤 | 第20-21页 |
3.2.1 组织蜡块制作 | 第20页 |
3.2.2 制作组织切片 | 第20页 |
3.2.3 脱蜡和染色 | 第20-21页 |
3.2.4 扫描和读片 | 第21页 |
4. 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(Real-time PCR)检测 | 第21-28页 |
4.1 总RNA的提取 | 第21-23页 |
4.1.1 实验物品去RNase处理 | 第21页 |
4.1.2 主要步骤 | 第21-23页 |
4.2 cDNA的合成 | 第23-24页 |
4.2.1 实验原则 | 第23页 |
4.2.2 主要步骤 | 第23-24页 |
4.3 荧光实时定量PCR | 第24-28页 |
4.3.1 原理 | 第24-27页 |
4.3.2 步骤 | 第27-28页 |
5. Western Blot检测 | 第28-32页 |
5.1 原理 | 第28页 |
5.2 所需溶液的配制 | 第28-29页 |
5.3 实验步骤 | 第29-31页 |
5.4 统计学分析 | 第31-32页 |
结果 | 第32-43页 |
1.脾脏被膜下注射肿瘤细胞建立结肠癌自发肝转移模型 | 第32页 |
2.观察和标本收集 | 第32-34页 |
3.脾脏种植肿瘤与肝脏转移肿瘤的病理检查 | 第34页 |
4.脾脏种植肿瘤组织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 | 第34-43页 |
讨论 | 第43-49页 |
1.异种异位自发肝转移(脾脏被膜下注射法)模型建立 | 第44-45页 |
2.EMT、E-cadher i n和Viment i n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| 第45-48页 |
3.小结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4-55页 |
综述 | 第55-75页 |
综述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