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 城市居住空间综述 | 第17-22页 |
1.3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1.3.2 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8-22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| 第23-30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23页 |
2.2 数据资料来源 | 第23-24页 |
2.3 数据预处理 | 第24-26页 |
2.3.1 延吉市城区居住用地类型划分 | 第24页 |
2.3.2 延吉市城区住宅类型概述 | 第24-26页 |
2.4 居住区的测度过程 | 第26-30页 |
第三章 延吉市城区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| 第30-49页 |
3.1 90年代以前延吉市居住空间演变历史回顾 | 第30-37页 |
3.1.1 1935-1978年城区居住空间演变 | 第30-33页 |
3.1.2 1978-1990年城区居住空间演变 | 第33-37页 |
3.2 1990-2012年延吉市城区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| 第37-49页 |
3.2.1 居住用地数量变化特征 | 第37-40页 |
3.2.2 延吉市城区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| 第40-49页 |
第四章 延吉市城区居住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| 第49-59页 |
4.1 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| 第49-55页 |
4.1.1 物质空间演变特征 | 第49-50页 |
4.1.2 社会空间演变特征 | 第50-55页 |
4.3 延吉市居住空间演变动力机制 | 第55-59页 |
4.3.1 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 | 第55页 |
4.3.2 政府城市规划引导与控制 | 第55-56页 |
4.3.3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| 第56-57页 |
4.3.4 城市居民属性与择居行为 | 第57-58页 |
4.3.5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影响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延吉市住宅用地需求量预测 | 第59-76页 |
5.1 预测模型与方法论简介 | 第59-61页 |
5.1.1 人均建筑面积法简介 | 第59页 |
5.1.2 GM(1,1)预测模型构建 | 第59-61页 |
5.2 人均建筑面积法预测 | 第61-68页 |
5.2.1 非农业人口预测 | 第61-65页 |
5.2.2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预测 | 第65-67页 |
5.2.3 新增住宅建筑面积预测 | 第67页 |
5.2.4 住宅容积率的预测 | 第67-68页 |
5.2.5 住宅用地需求预测 | 第68页 |
5.3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| 第68-75页 |
5.3.1 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 | 第69-70页 |
5.3.2 职工年均工资预测 | 第70-71页 |
5.3.3 人均居住面积预测 | 第71-73页 |
5.3.4 居民总户数预测 | 第73-74页 |
5.3.5 BP神经网络仿真 | 第74-75页 |
5.4 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76-78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6-77页 |
6.2 论文不足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