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研究--以河南省国税局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13页 |
(一)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国外硏究状况 | 第10-11页 |
2.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1页 |
(三)本文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本文的理论工具 | 第11-12页 |
2.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(四)论文的内容框架 | 第12-13页 |
二、 河南省国税局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现状 | 第13-17页 |
(一)探索构建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框架 | 第13-14页 |
(二)探索构建立体化的“虚拟管理团队” | 第14页 |
(三)探索强化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| 第14-15页 |
(四)探索提高大企业纳税遵从度和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| 第15-16页 |
(五)探索增强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质效的工作措施 | 第16页 |
(六)探索建立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人才保障机制 | 第16-17页 |
三、河南省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| 第17-22页 |
(一)体制不配套、机制不科学 | 第17-18页 |
1.固有的税收管理模式与大企业管理需求的矛盾 | 第17页 |
2.薄弱的管理力量与庞杂的管理职责的矛盾 | 第17-18页 |
3.现有的税源管理机制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的矛盾 | 第18页 |
(二)纳税服务手段不匹配 | 第18-19页 |
(三)对税收风险未加关注和防控 | 第19页 |
1.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| 第19页 |
2.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| 第19页 |
3.工作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 | 第19页 |
(四)信息不对称 | 第19-20页 |
(五)专业化管理人才缺乏 | 第20-22页 |
1.缺乏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| 第20-21页 |
2.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大企业的发展 | 第21页 |
3.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 | 第21-22页 |
四、国外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经验借鉴 | 第22-30页 |
(一)国外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| 第22-27页 |
1.全职能管理模式(以美国为例) | 第22-24页 |
2.单一职能管理模式(以日本为例) | 第24-25页 |
3.专业职能管理模式(以澳大利亚为例) | 第25-27页 |
(二)国外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主要特点 | 第27-30页 |
1.大企业税收管理的职责范围不断扩展 | 第27-28页 |
2.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专业化不断加强 | 第28页 |
3.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的创新 | 第28页 |
4.实现税务机关与大企业合作的制度化 | 第28-30页 |
五、加强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| 第30-43页 |
(一)完善体制机制 | 第30-32页 |
1.设立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机构 | 第30-31页 |
2.依托信息化建立分级分类专业化管理模式 | 第31-32页 |
(二)建立针对性的纳税服务机制 | 第32-34页 |
1.建立服务核心业务 | 第32-33页 |
2.实现纳税服务个性化 | 第33-34页 |
(三)推行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| 第34-40页 |
1.识别税务风险 | 第35-39页 |
2.风险评定 | 第39-40页 |
3.制定个性化的应对策略 | 第40页 |
(四)实施信息管税 | 第40-41页 |
1.建立和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| 第40-41页 |
2.构建覆盖全国、服务广泛的网络信息平台 | 第41页 |
3.建立数据仓库 | 第41页 |
(五)组建专业人才团队 | 第41-43页 |
1.建立专业管理团队建设机制 | 第41-42页 |
2.建立专业税收人才激励制度 | 第42-43页 |
六、结论 | 第43-45页 |
(一)论文研究的主要观点 | 第43页 |
(二)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43-44页 |
(三)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