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7页 |
“离散文学”的兴起及主要理论代表 | 第9-11页 |
离散写作的特质 | 第11-14页 |
概念的界定:华裔离散写作 | 第14-15页 |
论文整体脉络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离散写作 | 第17-27页 |
第一节 离散研究的深化:从萨义德到霍米巴巴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离散文学的民族叙述与文化身份 | 第20-24页 |
1、民族叙述 | 第20-23页 |
2、文化身份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文化的双重性 | 第24-27页 |
第二章 虹影与华裔离散作家 | 第27-36页 |
第一节 华裔离散作品的发展 | 第27-33页 |
第二节 虹影:当代华裔离散写作先锋代表之一 | 第33-36页 |
第三章 执迷:对母国文化的眷恋与体现 | 第36-43页 |
第一节 《英国情人》:从西向东的回望 | 第37-40页 |
第二节 《饥饿的女儿》:个人与历史的对望 | 第40-43页 |
第四章 居间:含混模糊的阈限空间 | 第43-51页 |
第一节 异质语言的杂糅 | 第45-48页 |
第二节:阈值空间内的身份认同 | 第48-5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1-60页 |
第一节 边缘对中心的妥协 | 第51-53页 |
第二节 “自我卑贱化”的写作策略 | 第53-55页 |
第三节:执迷与居间:虹影带给当代华裔离散作家的启发 | 第55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