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临床学论文--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--内科论文

基于高频超声技术观察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病变的影响

中文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2-13页
前言第13-15页
试验研究第15-44页
    1.研究对象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受试者来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受试者选择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西医诊断标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中医诊断标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 纳入标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 排除标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5 研究病例的剔除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6 研究病例的退出标准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7 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第17页
    2.实验器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艾灸材料的选择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试剂盒的选择第18页
    3.研究方法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搜集资料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样本量计算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3 随机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对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5 治疗方案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 分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 选穴及操作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3 疗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6 高频超声技术检测仪器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.1 检测仪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.2 检测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.3 超声评估体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7 血清中VEGF、IL-1β含量的检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7.1 RA患者静脉血的采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7.2 血清中VEGF、IL-1β含量的检测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7.3 血清中VEGF、IL-1β含量的检测步骤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8 合并用药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9 评价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0 统计学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1 观察指标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1.1 一般项目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1.2 临床症状评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1.3 实验室指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1.4 高频超声指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1.5 血清中VEGF、IL-1β的含量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1.6 安全性指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2 不良事件的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3 受试者依从性保证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4 伦理审查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5 工作流程图第26页
    4.研究结果第26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基线比较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 一般资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 临床症状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室指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4 高频超声指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5 血清中VEGF和IL-1β含量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 治疗后情况第28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组内及组间比较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室指标组内及组间比较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 高频超声检测结果组内及组间比较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 血清中VEGF、IL-1β含量组内及组间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 高频超声检测结果与血清中VEGF和IL-1β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 安全性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 依从性分析第43-44页
讨论第44-57页
    1.传统医学对RA的认识第44-45页
    2.现代医学对RA的认识第45-46页
    3.中医药对RA的治疗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针刺治疗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灸法治疗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中药治疗第47-48页
    4.现代医学对RA的治疗第48-49页
    5.中西医结合治疗第49页
    6.高频超声的选择第49-50页
    7.艾灸的选择第50-51页
    8.本研究的选穴依据第51-52页
    9.艾灸治疗RA患者的研究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9.1 关于课题研究指标的选择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.1.1 RA临床症状指标的选择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.1.2 RA实验室指标的选择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.1.3 RA血清中VEGF、IL-1β指标的选择第53-54页
    10.艾灸治疗后的结果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10.1 艾灸对RA患者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10.2 艾灸对RA患者血清中VEGF、IL-1β含量的影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10.3 艾灸对RA患者滑膜病变的影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10.4 高频超声滑膜病变的检测结果与血清中VEGF、IL-1β的相关性第55-57页
结论第57-58页
问题与展望第58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附件第66-76页
    附件1:综述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70-73页
    附件2: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第73-74页
    附件3:中医症候评分量表第74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病灶对侧头电针干预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改善的临床研究
下一篇: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双盲双模拟临床随机对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