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3页 |
实验研究 | 第13-31页 |
1.实验材料 | 第13-14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13页 |
1.2 主要器械和仪器 | 第13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13-14页 |
2.实验方法 | 第14-22页 |
2.1 实验条件 | 第14页 |
2.2 动物筛选及分组 | 第14-15页 |
2.3 动物驯化 | 第15页 |
2.4 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建立 | 第15-16页 |
2.4.1 细胞悬液制备 | 第15页 |
2.4.2 模型建立 | 第15-16页 |
2.5 化疗药物 | 第16页 |
2.5.1 氟尿嘧啶注射液 | 第16页 |
2.5.2 配药方法 | 第16页 |
2.6 HE染色方法及步骤 | 第16页 |
2.7 干预方法 | 第16-18页 |
2.8 行为学数据采集和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9 样本采集及处理方法 | 第19-22页 |
2.9.1 样本采集 | 第19页 |
2.9.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化疗和电针后各组动物SCN和外周组织内Per1、Per2基因的表达 | 第19-22页 |
3.实验结果 | 第22-31页 |
3.1 肝癌小鼠模型建立情况 | 第22-24页 |
3.1.1 肿瘤生长情况 | 第22-23页 |
3.1.2 病理形态学观察 | 第23-24页 |
3.2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病理性节律时相特征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3.2.1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自发性活动昼夜节律起始活动时间的影响 | 第24页 |
3.2.2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自发性活动昼夜节律周期的影响 | 第24页 |
3.2.3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自发性活动昼夜节律振幅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3.2.4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自发性活动昼夜节律律峰相位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2.5 小结 | 第26页 |
3.3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SCN内Per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3.3.1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SCN内Per1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.3.2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SCN内Per2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4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外周组织内Per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3.4.1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肝脏组织内Per1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28页 |
3.4.2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肝脏组织内Per2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4.3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瘤体组织内Per1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4.4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瘤体组织内Per2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4.5 小结 | 第31页 |
讨论 | 第31-48页 |
1.祖国医学对时间医学及生物节律的认识 | 第31-33页 |
2.现代时间生物学对癌症生物节律变化的认识 | 第33-34页 |
3.模型的选择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| 第34-36页 |
3.1 模型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3.2 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| 第35-36页 |
4.肝癌化疗小鼠生物节律的研究 | 第36-39页 |
4.1 肝癌的治疗现状 | 第36页 |
4.2 时辰化疗的发展 | 第36-37页 |
4.3 LD运行状态下肝癌化疗小鼠的生物节律特征 | 第37-39页 |
5.电针调整肝癌化疗小鼠生物节律的研究 | 第39-43页 |
5.1 穴位的选择、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时间点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5.2 LD运行状态下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生物节律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6.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的节律基因Per、Per2的影响研究 | 第43-48页 |
6.1 Per基因对癌症发生的认识 | 第43-44页 |
6.2 电针对生物钟基因的调控作用 | 第44-45页 |
6.3 电针对肝癌化疗小鼠SCN及外周组织内Per1、Per2基因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小结 | 第48-49页 |
问题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9页 |
附件 | 第59-67页 |
附件一:综述 | 第59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附件二: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