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文献研究 | 第12-18页 |
1.1 相关定义 | 第12页 |
1.2 颈性眩晕的临床诊断 | 第12-14页 |
1.2.1 临床症状 | 第12页 |
1.2.2 体格检查 | 第12页 |
1.2.3 颈椎X线片检查 | 第12-13页 |
1.2.4 颈椎CT检查 | 第13页 |
1.2.5 颈椎血管磁共振检查 | 第13页 |
1.2.6 颈部血管造影检查 | 第13页 |
1.2.7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| 第13页 |
1.2.8 血液流变学检查 | 第13-14页 |
1.2.9 血管活性物质检查 | 第14页 |
1.3 颈性眩晕的临床鉴别诊断 | 第14页 |
1.3.1 梅尼埃病(Menieres Disease) | 第14页 |
1.3.2 脑动脉硬化 | 第14页 |
1.3.3 特殊类型偏头痛 | 第14页 |
1.4 颈性眩晕的治疗 | 第14-15页 |
1.4.1 颈性眩晕的西医药物治疗 | 第15页 |
1.4.2 颈性眩晕的手术治疗 | 第15页 |
1.5 中医对颈性眩晕的分析 | 第15-18页 |
1.5.1 中医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| 第15-16页 |
1.5.2 中医中药对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临床研究 | 第18-21页 |
2.1 基本资料 | 第18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18页 |
2.1.2 诊断标准 | 第18页 |
2.1.3 纳入标准 | 第18页 |
2.1.4 排除标准 | 第18页 |
2.1.5 中止、剔除脱落试验标准 | 第18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2.1 分组方法 | 第19页 |
2.2.2 治疗方法 | 第19页 |
2.2.3 疗效评价标准 | 第19-20页 |
2.2.4 疗效评定观察指标 | 第20页 |
2.2.5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21-28页 |
3.1 纳入研究受试对象一般资料的分析 | 第21页 |
3.1.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| 第21页 |
3.1.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的比较 | 第21页 |
3.2 治疗结果 | 第21-28页 |
3.2.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变化的比较 | 第21-22页 |
3.2.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超声变化的比较 | 第22-23页 |
3.2.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3.2.4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七项指标的组内比较 | 第24-26页 |
3.2.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比较 | 第26页 |
3.2.6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比较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8-31页 |
4.1 息晕方方解 | 第28-29页 |
4.2 结果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31-32页 |
5.1 本次临床观察研究得出的结论 | 第31页 |
5.2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附录 | 第34-38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