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9-12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
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2.1.1 农村商业银行的界定 | 第12页 |
2.1.2 农户贷款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2.1.3 农户贷款风险管理 | 第13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3-15页 |
2.2.1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2.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2.3.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3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2.4 文献评述 | 第18-19页 |
3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9-31页 |
3.1 KRL农村商业银行简介及经营状况 | 第19-22页 |
3.1.1 KRL农村商业银行简介 | 第19-21页 |
3.1.2 KRL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状况 | 第21-22页 |
3.2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2-25页 |
3.2.1 自律监管工作 | 第22页 |
3.2.2 法务服务能力 | 第22-23页 |
3.2.3 农户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 | 第23-25页 |
3.3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问题 | 第25-27页 |
3.3.1 缺乏规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 | 第26页 |
3.3.2 缺乏科学有效化解农户自然灾害风险的途径 | 第26-27页 |
3.3.3 农户不良贷款催收缺乏实效性 | 第27页 |
3.4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| 第27-30页 |
3.4.1 人员配备欠缺 | 第27-28页 |
3.4.2 农户产生非应计贷款,不能按时支付利息 | 第28-29页 |
3.4.3 存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 | 第29页 |
3.4.4 清收处理农户不良贷款执行难度大 | 第29-3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4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识别与评估 | 第31-46页 |
4.1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识别 | 第31-37页 |
4.1.1 KRL农村商业银行外部风险识别 | 第31-33页 |
4.1.2 KRL农村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识别 | 第33-34页 |
4.1.3 KRL农村商业银行自然环境客观风险识别 | 第34-37页 |
4.2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评价 | 第37-45页 |
4.2.1 计量方法介绍 | 第37-39页 |
4.2.2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9-40页 |
4.2.3 实证分析 | 第40-4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对策 | 第46-54页 |
5.1 农户贷款贷前风险管理对策 | 第46-47页 |
5.1.1 严格核查土地相关证明资料的真实性 | 第46页 |
5.1.2 创建农户信用工程 | 第46-47页 |
5.2 农户贷款贷中风险管理对策 | 第47-48页 |
5.3 农户贷款贷后风险管理对策 | 第48-54页 |
5.3.1 分类管理农户贷款资产 | 第48页 |
5.3.2 科学管理农户不良贷款 | 第48-54页 |
6 KR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| 第54-59页 |
6.1 优化农户贷款流程,提升惠农金融服务 | 第54-55页 |
6.2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| 第55-57页 |
6.2.1 考核奖励不良贷款清收人员 | 第55-56页 |
6.2.2 培养农户贷款工作人员的动态分析能力 | 第56-57页 |
6.3 完善农户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| 第57页 |
6.4 加大宣传力度,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| 第57-59页 |
7 研究结论与不足 | 第59-60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59页 |
7.2 研究不足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附录1 | 第63-65页 |
附录2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