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中韩两国比较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| 第11-19页 |
第一节 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基本问题探讨 | 第11-16页 |
一、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之概况 | 第11-13页 |
二、反垄断法损害赔偿请求制度之功能 | 第13-14页 |
三、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之类型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反垄断法和民法的损害赔偿比较 | 第16-19页 |
一、民法的损害赔偿制度 | 第16页 |
二、反垄断法和民法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 | 第16-18页 |
三、反垄断法和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差异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中韩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比较 | 第19-24页 |
第一节 起步中的中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 | 第19-21页 |
一、中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 | 第19页 |
二、中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缺憾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完善中的韩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 | 第21-24页 |
一、韩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及沿革 | 第21-22页 |
二、完善韩国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的着力点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韩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具体制度研究 | 第24-39页 |
第一节 韩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实体要件分析 | 第24-28页 |
一、违法行为 | 第24-25页 |
二、发生损害 | 第25-26页 |
三、因果关系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韩国反垄断损害赔偿诉讼程序问题探讨 | 第28-32页 |
一、主体资格认定 | 第28-31页 |
二、归责原则选择 | 第31-32页 |
三、管辖法院确定 | 第32页 |
第三节 韩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特色 | 第32-39页 |
一、损害赔偿金额的规定 | 第32-36页 |
二 审决前置程序的废除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以韩为鉴完善中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 | 第39-46页 |
第一节 完善中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| 第39-41页 |
一、多种性质垄断并存 | 第39-40页 |
二、消费者备受损害 | 第40-41页 |
三、当前规定欠缺操作性 | 第41页 |
第二节 韩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可鉴性 | 第41-43页 |
一、中韩文化传统相同 | 第41页 |
二、中韩经济发展模式相近 | 第41-42页 |
三、中韩反垄断法执法体制相似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完善中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| 第43-46页 |
一、原告资格的认定 | 第43页 |
二、引入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制度 | 第43-44页 |
三、平衡原被告举证责任 | 第44页 |
四、明确管辖法院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1-52页 |
后记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