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艺术论文--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、修缮和仿造论文

浙北古村落历史建筑的研究保护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第14-17页
    1.4 相关国际法规的整理与汇总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6 论文研究框架第19-20页
2 以东梓关村落为例探索浙北地区古村落的历史发展沿革第20-30页
    2.1 浙北古村落在历史变迁下的发展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浙北乡土建筑形制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东梓关古村落的相关历史概述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经济状况及产业构成第25-26页
    2.2 东梓关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自然因素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文因素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堪舆理论第28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28-30页
3 浙北乡土聚落古今建筑空间形态的审美特征第30-35页
    3.1 客观性与社会性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南北差异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时代演化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内容美与形式美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传统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现代第33-34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34-35页
4 浙北乡土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形态分析第35-44页
    4.1 追本溯源——风格基调第35-36页
    4.2“硬山顶”与“防火墙”的结合第36-37页
    4.3“天井式厅屋组合型院落”的传统建筑第37-38页
    4.4 浙北地区传统建筑的装饰特征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木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石雕砖雕第40-41页
    4.5 东梓关村新旧建筑空间的构成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浙北古村传统特色空间构成要素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浙北回迁房人居住宅组合形式的演变第42-43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43-44页
5 以东梓关村为例提出的空间保护与重构方案第44-49页
    5.1 聚落空间修旧如故的还原性保护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5.2 延续性使用的理念第45-46页
    5.3 新旧布局空间规划设计的统一性原则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传统形式的现代演绎法则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在聚落空间形式统一下的区域功能性划分第47-48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48-49页
6 结论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附录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口历史民居“里分”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与更新--以汉口三德里社区为例
下一篇: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与研究--以红旗渠纪念馆周边景观设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