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研究生教育论文

在校女研究生婚恋观教育引导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一、绪论第12-17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、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1.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2.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(二) 研究现状、研究问题第13-15页
  1.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2.研究问题第14-15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第15-17页
  1.抽样调查法第15页
  2.问卷调查法第15页
  3.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第15-17页
二、在校女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-20页
 (一) 我国女研究生的现状概述第17页
 (二) 爱情观第17-19页
 (三) 择偶观第19-20页
 (四) 婚恋观第20页
三、在校女研究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0-30页
 (一) 择偶标准过于理想化,且主动性不足第20-22页
  1.择偶标准近乎完美化、理想化第21页
  2.择偶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第21-22页
 (二) 恋爱目的功利化,恋爱动机有偏颇第22-25页
  1.恋爱目的有功利化的倾向第22-23页
  2.恋爱动机的偏差第23-25页
 (三) 婚恋方式缺乏自主性,交际面又过于狭小第25-26页
  1.部分在校女研究生婚恋方式缺乏自主性第25-26页
  2.在校女研究生的交际面相对狭小第26页
 (四) 在校女研究生在恋爱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第26-29页
  1.嫉妒心理第27页
  2.虚荣心理第27页
  3.自私心理第27-28页
  4.矜持心理第28-29页
  5.自卑心理第29页
 (五) 女研究生性观念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矛盾重重第29-30页
四、当代女研究生婚恋观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-37页
 (一) 在校女研究生婚恋观出现问题的传统原因第31-32页
  1.传统、落后观念的不良影响第31页
  2.传统婚配模式,导致择偶标准"水涨船高"第31-32页
 (二) 在校女研究生婚恋观出现问题的社会原因第32-34页
  1.大众舆论的错误宣传,女研究生被妖化为"第三性"第32-33页
  2.学校教育中关于女研究生婚恋观引导教育的缺失第33页
  3.受社会上"拜金主义""享乐主义"等不良思潮影响,婚恋观出现偏颇第33-34页
 (三) 在校女研究生婚恋观出现问题的家庭原因第34-36页
  1.父母与子女在择偶价值标准上差异性很大第34-35页
  2.父母对女儿的恋爱对象缺乏了解而错误干涉第35页
  3.父母嫁女心切,担心自家女儿会沦为"剩女"第35-36页
 (四) 在校女研究生婚恋观出现问题的个人原因第36-37页
  1.忙于学业而忽略感情第36页
  2.高学历、高能力,影响男性的自信心第36-37页
五、在校女研究生婚恋观的引导教育对策第37-51页
 (一) 重视女研究生婚恋观的在校引导教育第37-44页
  1.引导在校女研究生树立现实的择偶观第38页
  2.引导在校女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第38-39页
  3.引导在校女研究生正确对待失恋第39-40页
  4.引导在校女研究生克服恋爱中的不良心理第40-41页
  5.对在校女研究生开展必要的性教育第41-42页
  6.注重培养在校女研究生恋爱中的责任意识第42-44页
 (二) 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第44-47页
  1.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第44-45页
  2.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第45-46页
  3.加强在校女研究生的人际交往教育,指导她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第46页
  4.教师应该掌握正确的爱情指导教育方法第46-47页
 (三) 营造一个理想的舆论环境第47-51页
  1.与家长沟通,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第48-49页
  2.与社会携手,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第49-51页
结束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附录第55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学术组织的动态演变:一所大学的院系结构变迁史
下一篇:开发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的政策研究--以上海市“三支一扶”政策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