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3-17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预期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相关理论 | 第17-25页 |
2.1 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 | 第17-21页 |
2.1.1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1.2 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1.3 新兴经济体国际化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1-22页 |
2.3 国际化战略分析框架理论 | 第22-25页 |
第3章 山东高速国际化的现状与动因 | 第25-31页 |
3.1 山东高速国际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1.1 “窗口”企业阶段(1984-2000年) | 第25页 |
3.1.2 实体经营企业阶段(2000-2008年) | 第25-26页 |
3.1.3 综合型企业阶段(2008年至今) | 第26-27页 |
3.2 山东高速国际化战略的动因 | 第27-31页 |
3.2.1 市场驱动力 | 第27-28页 |
3.2.2 成本驱动力 | 第28-29页 |
3.2.3 竞争驱动力 | 第29-30页 |
3.2.4 组织内部战略需要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山东高速国际化环境分析 | 第31-51页 |
4.1 山东高速国际化的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1-38页 |
4.1.1 国内环境分析 | 第31-34页 |
4.1.2 国际环境分析 | 第34-38页 |
4.2 山东高速国际化的内部环境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2.1 山东高速整体情况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2.2 山东高速海外项目模式和布局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3 技术能力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2.4 品牌分析 | 第41页 |
4.2.5 企业文化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| 第42-45页 |
4.3.1 国际承包工程的竞争特点 | 第42-43页 |
4.3.2 行业竞争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4 山东高速国际化战略的SWOT分析 | 第45-51页 |
4.4.1 山东高速的优势(S) | 第45-47页 |
4.4.2 山东高速的劣势(W) | 第47-48页 |
4.4.3 山东高速的机遇(O) | 第48页 |
4.4.4 山东高速的威胁(T) | 第48-50页 |
4.4.5 SWOT矩阵分析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山东高速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和构建 | 第51-65页 |
5.1 海外市场进入战略 | 第51-60页 |
5.1.1 评估候选产品 | 第51页 |
5.1.2 目标区域的选择 | 第51-57页 |
5.1.3 海外目标市场进入的顺序 | 第57-58页 |
5.1.4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 | 第58-59页 |
5.1.5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决策 | 第59-60页 |
5.2 打造全球竞争优势 | 第60-62页 |
5.2.1 成本领先战略 | 第60-61页 |
5.2.2 实施跨国本土化战略 | 第61-62页 |
5.3 构建国际战略联盟 | 第62-65页 |
第6章 山东高速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| 第65-71页 |
6.1 山东高速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| 第65-66页 |
6.2 山东高速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66-71页 |
6.2.1 组织结构优化 | 第66-67页 |
6.2.2 内部运营系统优化 | 第67-68页 |
6.2.3 跨文化管理 | 第68页 |
6.2.4 人力资源管理 | 第68-69页 |
6.2.5 规避法律风险 | 第69-71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