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2 EV充电站配电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14-22页 |
2.1 需求分析 | 第15-17页 |
2.2 EV充电站配电系统的整体结构 | 第17-19页 |
2.3 EV充电站配电系统状态监控 | 第19-20页 |
2.4 EV充电站配电系统故障诊断 | 第20-2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3 EV充电站配电系统的硬件实现 | 第22-34页 |
3.1 配电室硬件实现 | 第22-23页 |
3.2 配电系统嵌入式硬件 | 第23-29页 |
3.2.1 系统嵌入式核心板部分 | 第23-26页 |
3.2.2 系统嵌入式基板部分 | 第26-27页 |
3.2.3 外围硬件接口电路 | 第27-29页 |
3.3 RS-485转串口通讯模块 | 第29-30页 |
3.4 CAN-UART通讯模块 | 第30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4 EV充电站配电系统通讯设计与实现 | 第34-43页 |
4.1 配电室与嵌入式系统通讯实现 | 第34-36页 |
4.1.1 RS485通讯和Modbus-RTU协议 | 第34-35页 |
4.1.2 GPIO配置Modbus协议 | 第35-36页 |
4.2 一体式充电机与嵌入式系统通讯实现 | 第36-42页 |
4.2.1 CAN通讯协议 | 第36-39页 |
4.2.2 一体式充电机通讯规约 | 第39-42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5 EV充电站配电系统故障诊断实现 | 第43-52页 |
5.1 专家系统的研究 | 第43-44页 |
5.1.1 专家系统的结构 | 第43-44页 |
5.1.2 专家系统故障树分析法 | 第44页 |
5.2 配电室故障树的建立 | 第44-48页 |
5.2.1 故障树数学基础 | 第44-45页 |
5.2.2 配电室故障树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3 配电室故障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| 第48-51页 |
5.3.1 配电室故障树定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3.2 配电室故障树定量计算 | 第49-5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6 EV充电站配电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2-67页 |
6.1 软件需求分析 | 第52-53页 |
6.2 充电站配电系统软件总体框架设计 | 第53-56页 |
6.3 数据库配置 | 第56-60页 |
6.3.1 嵌入式SQLite本地存储数据 | 第56-58页 |
6.3.2 配置ODBC访问远程数据库 | 第58-60页 |
6.4 系统状态监控模块设计 | 第60-62页 |
6.4.1 主界面 | 第60页 |
6.4.2 高/变/低压室界面 | 第60-61页 |
6.4.3 报表查询和曲线显示界面 | 第61-62页 |
6.5 系统故障诊断模块设计 | 第62-63页 |
6.5.1 高/变/低压室故障诊断界面 | 第62页 |
6.5.2 专家系统维护界面 | 第62-63页 |
6.6 系统参数设置 | 第63-65页 |
6.6.1 参数设置模块 | 第63-64页 |
6.6.2 数据库处理优化 | 第64-65页 |
6.7 系统应用与分析 | 第65-66页 |
6.8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总结 | 第67页 |
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