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钢结构论文

含可更换耗能角钢元件的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研究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屈曲约束支撑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第2章 新型屈曲约束支撑研发第17-22页
    2.1 现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改进思路第17页
    2.2 含可更换耗能角钢元件的屈曲约束支撑研发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可自由伸缩的内约束构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耗能角钢元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外约束构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安装步骤第20-22页
第3章 新型屈曲约束支撑的低周往复试验研究第22-55页
    3.1 试验方案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目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件设计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试验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加载制度第29-31页
    3.2 数据采集第31-33页
    3.3 试件加工与运输第33页
    3.4 试验过程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材性试验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试验准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试验加载第36-37页
    3.5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试验现象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滞回曲线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滞回耗能性能与累积损伤容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应变强化调整系数与受压强度调整系数第46-48页
    3.6 其它方面的讨论分析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试件B0的意义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无粘结材料的选择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耗能角钢元件材料性能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螺栓滑移对支撑刚度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耗能角钢元件损伤的综合评定方法第52-54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4章 新型屈曲约束支撑的数值模拟第55-66页
    4.1 本构模型第55-57页
    4.2 数值模型建立第57-61页
    4.3 数值分析结果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滞回曲线对比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峰值力误差系数与滞回能量误差系数第62-6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66-6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3页
致谢第73-75页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5-76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
下一篇: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量化识别与参数解析